一、内存分配的三种方式:
1、静态数据存储数据分配,内存在程序编译的时候就已经分配好了(即已经编址),这些内存在程序的整个运行期间都存在,例如:常量,全局变量,静态变量(static)。
2、在堆栈上创建的局部变量,函数内部变量(包括形参)的内存单元,函数结束时这些内存单元自动释放(堆栈清退)。堆栈内存分配运算内置于处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很高,并且不存在失败的危险,但是分配的内存容量有限。
3、从堆(heap)上分配,亦称动态分配,程序在运行期间用malloc或new申请内存,程序员自己掌握释放内存的恰当时机(free或delete)。
注意:如果使用堆栈存储和静态存储能够满足应用要求,那么就不要使用动态存储。
二、常见的内存错误及其对策
1、内存分配未成功,却使用它。(解决方法:在使用内存前检验指针是否为NULL)
2、内存分配成功,但是未初始化就引用它。(解决方法:分配内存成功后,对其进行初始化)
3、内存分配成功且已经初始化,但操作越过了内存的边界。(解决办法:申请时注意数组下表,不要越界)
4、忘了释放内存或者只释放了部分内存,因此造成内存泄露。(解决方法:动态申请的内存释放并且必须配对,程序中malloc与free的使用次数一定要相同,否则肯定有误。(new/delete同理))
5、释放了内存却继续使用它。
三、free和delete只是把指针所指向的内存释放掉了,但并没有把指针本身干掉。(指针被释放内存后,后面不能再对该指针进行操作,否则会出错)
四、杜绝“野指针”
1、没有初始化指针变量,任何指针变量刚被创建时不会自动成为NULL指针,它默认值是随机的,它会乱指一气。故,指针变量在创建的同事应该初始化,要么将指针设置为NULL,要么让它指向有效的内存。例如:
char *p=NULL;
char *str=(char *)malloc(100);
2、指针p被free或者delete之后,没有职位NULL,让人误认为P仍然是个有效的指针。
3、指针操作超越了变量的作用范围,这种情况让人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