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CP/IP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协议, TCP/IP(传输控制协议/
网间协议
)是一种
网络通信协议
,它规范了网络上的所有通信设备,尤其是一个
主机
与另一个
主机
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以及传送方式。TCP/IP是INTERNET的基础协议,也是一种电脑数据打包和
寻址
的标准方法。在
数据传送
中,可以形象地理解为有两个信封,TCP和IP就像是信封,要传递的信息被划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塞入一个TCP信封,并在该信封面上记录有分段号的信息,再将TCP信封塞入IP大信封,发送上网。在接受端,一个TCP
软件包
收集信封,抽出数据,按发送前的顺序还原,并加以校验,若发现差错,TCP将会要求重发。因此,TCP/IP在INTERNET中几乎可以无差错地传送数据。 对普通用户来说,并不需要了解网络协议的整个结构,仅需了解IP的地址格式,即可与世界各地进行
网络通信
。
每一层负责不同的功能:
2)
网络层,有时也称作互联网层,处理分组在网络中的活动,例如分组的选路。在TCP/IP协议族中,
网络层协议包括IP协议(
网际协议),ICMP协议(internet互联网控制
报文协议),以及IGMP协议(internet组治理协议)。
TCP为两台
主机提供高可靠性的数据通信。它所做的工作包括把应用程序交给它的数据分成合适的小块交给下面的
网络层,确认接收到的分组,设置发送最后确认分组的超时时钟等。由于
运输层提供了高可靠性的端到端的通信,因此
应用层可以忽略所有这些细节。
这两种
运输层协议分别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中有不同的用途,这一点将在后面看到。
4 )
应用层负责处理特定的应用程序细节。几乎各种不同的TCP/IP实现都会提供下面这些通用的应用程序:
? Telnet
远程登录。
? FTP
文件传输协议。
? SMTP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 SNMP 简单网络治理协议。
另外还有许多其他应用,在后面章节中将介绍其中的一部分。
(点击查看原图)
这里,我们列举了一个FTP客户程序和另一个FTP服务器程序。大多数的网络应用程序都被设计成客户—服务器模式。服务器为客户提供某种服务,在本例中就是访问服务器所在
主机上的文件。在
远程登录应用程序Telnet中,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是登录到服务器
主机上。
在同一层上,双方都有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协议进行通信。例如,某个协议答应TCP层进行通信,而另一个协议则答应两个IP层进行通信。
在图1 - 2的右边,我们注重到应用程序通常是一个用户进程,而下三层则一般在(操作系统)内核中执行。尽管这不是必需的,但通常都是这样处理的,例如U N I X操作系统。
在图1 - 2中,顶层与下三层之间还有另一个要害的不同之处。
应用层关心的是应用程序的细节,而不是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活动。下三层对应用程序一无所知,但它们要处理所有的通信细节。
在图1 - 2中列举了四种不同层次上的协议。FTP是一种
应用层协议, TCP是一种
运输层协议,IP是一种
网络层协议,而
以太网协议则应用于
链路层上。TCP/IP协议族是一组不同的协议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协议族。尽管通常称该协议族为TCP/IP,但TCP和IP只是其中的两种协议而已(该协议族的另一个名字是internet协议族(Internet PRotocol Suite))。
网络接口层和
应用层的目的是很显然的—前者处理有关通信媒介的细节(
以太网、
令牌环网等),而后者处理某个特定的用户应用程序( FTP、Telnet等)。但是,从表面上看,
网络层和
运输层之间的区别不那么明显。为什么要把它们划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呢?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把视野从单个网络扩展到一组网络。
在8 0年代,网络不断增长的原因之一是大家都意识到只有一台孤立的计算机构成的“孤岛”没有太大意义,于是就把这些孤立的系统组在一起形成网络。随着这样的发展,到了9 0年代,我们又逐渐熟悉到这种由单个
网络构成的新的更大的“岛屿”同样没有太大的意义。于是,人们又把多个网络连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络的网络,或称作互连网( internet )。一个互连网就是一组通过相同协议族互连在一起的网络。
构造互连网最简单的方法是把两个或多个网络通过
路由器进行连接。它是一种非凡的用于网络互连的硬件盒。
路由器的好处是为不同类型的
物理网络提供连接:
以太网、
令牌环网、点对点的链接和FDDI(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等等。
这些盒子也称作IP
路由器(IP Router),但我们这里使用
路由器( Router )这个术语。从历史上说,这些盒子称作
网关(gateway),在很多TCP/IP文献中都使用这个术语。现在
网关这个术语只用来表示
应用层网关:一个连接两种不同协议族的进程(例如,TCP/IP和IBM的SNA),它为某个特定的
应用程序服务(经常是电子邮件或
文件传输)。
图1 - 3是一个包含两个网络的互连网:一个以太网和一个
令牌环网,通过一个
路由器互相连接。尽管这里是两台
主机通过路由器进行通信,实际上
以太网中的任何主机都可以与
令牌环网中的任何主机进行通信。
在图1 - 3中,我们可以划分出
端系统( End system )(两边的两台
主机)和中间系统(Intermediate system)(中间的
路由器)。
应用层和
运输层使用端到端(End-to-end)协议。在图中,只有
端系统需要这两层协议。但是,
网络层提供的却是逐跳(Hop-by-hop)协议,两个
端系统和每个中间系统都要使用它。
在TCP/IP协议族中,
网络层IP提供的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也就是说,它只是尽可能快地把分组从源结点送到目的结点,但是并不提供任何可靠性保证。而另一方面, TCP在不可靠的IP层上提供了一个可靠的
运输层。为了提供这种可靠的服务, TCP采用了超时重传、发送和接收端到端的确认分组等机制。由此可见,
运输层和
网络层分别负责不同的功能。
从定义上看,一个
路由器具有两个或多个
网络接口层(因为它连接了两个或多个网络)。任何具有多个接口的系统,英文都称作是多接口的( multihomed )。一个
主机也可以有多个接口,但一般不称作
路由器, 除非它的功能只是单纯地把分组从一个接口传送到另一个接口。同样,
路由器并不一定指那种在互联网中用来转发分组的非凡硬件盒。大多数的TCP/IP实现也答应一个多接口主机来担当
路由器的功能,但是主机为此必须进行非凡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可以称该系统为
主机(当它运行某一应用程序时,如FTP或Telnet),也可以称之为
路由器(当它把分组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时)。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不同的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