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开源TTS(二)eSpeak的简要分析使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开源TTS系统eSpeak,特别是其基于共振峰合成技术的语音生成方法。文章概述了TTS的一般过程,包括语言学处理、韵律处理和声学处理,并详细解释了共振峰合成的工作原理。接着,文章指导如何在Windows上编译eSpeak动态库,生成wav文件,并提供了示例代码。尽管eSpeak允许基本的使用和定制,但要进行深入的优化和扩展可能较为困难。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继续开源TTS分析,只能说是给刚起步的人一点帮助了,毕竟不是专业做这一块的。今天主要先简单介绍TTS过程,然后以eSpeak的动态库编译使用,获得wav文件结束。
    前文介绍eSpeak是c语言写的一个小型的、开放源码的语音合成系统,支持多种语言,这里包括汉语,甚至是粤语,可以看看他的博客和演讲【1】。在eSpeak的介绍里特别强调了采用“formant synthesis”(共振峰)合成方法,因此简单了解下TTS的一般过程,由于并非专业,难免有问题,请指出和谅解。
    TTS(Text to Speech),也称为语音合成技术,一般分为三个步骤,语言学处理,韵律处理和声学处理。语言学处理就是模拟人对自然语言的理解过程,完成文本规范化、分词、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使处理后的输出能够为计算机所理解,并在其中加入所需要的各种发音提示,包括数字、特殊词汇、断句停顿等;韵律处理则是在文本的理解基础上,规划出音段特征,如音高、音长和音强等,利用韵律标记系统语调、节奏和重音这些韵律特征;声学处理则是在前两部分提供的信息基础上,利用语音语料库,统计与规则结合语境参数、声学参数等信息解决韵律的控制语音的合成。简单来说就是模拟人朗读的过程,从一段文本的输入进行分词、理解开始,结合人的朗读规律、发声特点对文本进行标记,作为参数在声音输出时产生模拟人声停顿变化等的过程。eSpeak所说的共振峰合成就是最后的语音产生过程。共振峰合成是最典型的基于声学模型的合成技术,其设计的理论基础是语音产生的源-滤波理论,即来自肺部的气流通过声门后,被看成具有一定谱结构的声源S(f),也是声道滤波器的激励信号,声道被看成足一个线性的滤波器,其转移凼数T(f)是口和鼻处的体积速度U(f)和声源s(f)之比,由于实际上总是存离口腔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得到语音p(f),因此必须考虑到口腔的辐射效应R(f)。(更加详细的资料,自己查找)而我们需要知道共振峰模型受参数提取的影响很大,参数不准确会导致合成音质下降。而波形拼接的合成声音音质最好,但合成新的声音需要事先录制新的说话人的声音,共振峰合成只需在频域对声音作修改。这样的修改包括;振峰偏移、带宽修改、共振峰强度的修改和频带斜坡的修改。Klatt设计了一个串/并联混合型共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