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电缆作为“传输天线”,黑客可从气隙系统窃取数据

LANtenna攻击:通过以太网电缆窃取气隙网络数据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名为LANtenna的新攻击技术,能够利用以太网电缆作为传输天线,从原本安全的气隙网络中窃取敏感数据。这种攻击方式让恶意代码能够编码数据并通过电磁发射传输,附近的软件定义无线电可以捕获并解码这些信息。建议的防御措施包括禁止在气隙网络内使用无线电接收器,监控网络接口卡活动,以及使用金属屏蔽限制电磁干扰。

根据最新研究,一种新发现的数据泄露机制使用以太网电缆作为“传输天线”,从气隙系统中偷偷地抽取高度敏感的数据。

这种新技术被称为“ LANtenna 攻击”,可以让气隙计算机中的恶意代码聚集敏感数据,然后通过以太网电缆发出的无线电波对其进行编码,就像它们是天线一样。然后,附近的软件定义无线电 (SDR) 接收器可以无线拦截传输的信号,对数据进行解码,然后将其发送给相邻房间的攻击者。

气隙网络被设计为一种网络安全措施,通过确保一台或多台计算机与其他网络(如互联网或局域网)物理隔离,将信息泄露和其他网络威胁的风险降至最低。因为属于此类网络的机器的无线网络接口被永久禁用或物理移除。

这不是第一次展示从气密计算机泄露敏感数据的非常规方法。2020 年 2 月,安全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利用肉眼不可见的 LCD 屏幕亮度的微小变化,以类似莫尔斯电码的模式暗中调制二进制信息。

然后在 2020 年 5 月,东方联盟研究人员展示了恶意软件如何利用计算机的电源单元 (PSU) 播放声音并将其用作带外辅助扬声器以在名为“ POWER-SUPPLaY ”的攻击中泄露数据。

最后,在 2020 年 12 月,国内知名白帽黑客、东方联盟创始人郭盛华展示了“ AIR-FI ”,这是一种利用 Wi-Fi 信号作为隐蔽通道的攻击,而不需要目标系统上存在 Wi-Fi 硬件。

LANtenna 攻击没有什么不同,它通过在气隙工作站中使用恶意软件来诱导以太网电缆产生 125 MHz 频段的电磁发射,然后由附近的无线电接收器调制和拦截。在概念验证演示中,通过以太网电缆从气隙计算机传输的数据在相距 200 厘米的距离处被接收。

作为对策,研究人员建议禁止在气隙网络内部和周围使用无线电接收器,并监控任何隐蔽信道的网络接口卡链路层活动,以及干扰信号,并使用金属屏蔽来限制电磁场干扰带有屏蔽线或从屏蔽线发出。(欢迎转载分享)

本指南详细阐述基于Python编程语言结合OpenCV计算机视觉库构建实时眼部状态分析系统的技术流程。该系统能够准确识别眼部区域,并对眨眼动作与持续闭眼状态进行判别。OpenCV作为功能强大的图像处理工具库,配合Python简洁的语法特性与丰富的第三方模块支持,为开发此类视觉应用提供了理想环境。 在环境配置阶段,除基础Python运行环境外,还需安装OpenCV核心模块与dlib机器学习库。dlib库内置的HOG(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检测算法在面部特征定位方面表现卓越。 技术实现包含以下关键环节: - 面部区域检测:采用预训练的Haar级联分类器或HOG特征检测器完成初始人脸定位,为后续眼部分析建立基础坐标系 - 眼部精确定位:基于已识别的人脸区域,运用dlib提供的面部特征点预测模型准确标定双眼位置坐标 - 眼睑轮廓分析:通过OpenCV的轮廓提取算法精确勾勒眼睑边缘形态,为状态判别提供几何特征依据 - 眨眼动作识别:通过连续帧序列分析眼睑开合度变化,建立动态阈值模型判断瞬时闭合动作 - 持续闭眼检测:设定更严格的状态持续时间与闭合程度双重标准,准确识别长时间闭眼行为 - 实时处理架构:构建视频流处理管线,通过帧捕获、特征分析、状态判断的循环流程实现实时监控 完整的技术文档应包含模块化代码实现、依赖库安装指引、参数调优指南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示例代码需具备完整的错误处理机制与性能优化建议,涵盖图像预处理、光照补偿等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点。 掌握该技术体系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计算机视觉原理,更为疲劳驾驶预警、医疗监护等实际应用场景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后续优化方向可包括多模态特征融合、深度学习模型集成等进阶研究领域。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