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sequence) 题解

该博客讨论了一道关于数列的游戏问题,其中目标是擦除一些数字,使得剩余的数列中在正确位置上的数最多。博主首先尝试了动态规划(动归)解法,但发现存在误解。经过思考,博主理解到问题无后效性,并给出了正确的动态规划方程。博客包含样例输入输出和数据规模说明。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数列(sequence)

【问题描述】

虽然msh长大了,但她还是很喜欢找点游戏自娱自乐。有一天,她在纸上写了一串数字:1,1,2,5,4。接着她擦掉了一个1,结果发现剩下1,2,4都在自己所在的位置上,即1在第1位,2在第2位,4在第4位。她希望擦掉某些数后,剩下的数列中在自己的位置上的数尽量多。她发现这个游戏很好玩,于是开始乐此不疲地玩起来……不过她不能确定最后能有多少个数在自己的位置上,所以找到你,请你帮忙计算一下!

【输入】

第一行为一个数n ,表示数列的长度。

接下来一行为n个用空格隔开的正整数,第i行表示数Ai 。

【输出】

一行一个整数,表示擦掉某些数后,最后剩下的数列中最多能有多少个数在自己的位置上,即Ai=i最多能有多少。

【样例】

Sequence.in

5

1 1 2 5 4

Sequence.out

3

数据规模

对于20%的数据,n≤20;

对于60%的数据,n≤100;

对于100%的数据,n≤1000。


++++++++++++++++++++++++++++++++++++++++++++++++++++++++++++++++++

初看本题,想到的是动归;

于是有了初步的动归方程:

f[i][j]=max(f[i-1][j],f[i-1][j-1])

可是又看了一遍题目发现这题后效性

于是改变方案用LCIS,但是事实证明这样是不行的

看过题解后,发现了一个问题……我所理解的后效性一直以来都是有问题的

后效性,即未来的状态对当前已决策的状态的影响;

可是,我一直以为,后效性是,当前状态对未来状态的影响。

(哎……得亏是现在发现了,要是考试的时候还不知道对后效性理解有问题就惨了……)

既然无后效性,且满足最有子结构,我们就可已得到一个动归方程了:

f[i][j]=max(f[i-1][j]+a,f[i-1][j-1])  (if (i-j==a[i])a=1;else a=0;)

f[i][j]表示前i位,去除j个数

++++++++++++++++++++++++代码入下+++++++++++++++++++++++++++++++++

<span style="font-family:Comic Sans MS;">#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5,a[10050],b[10050],z,f[1050][1050];

int main()
{
	freopen("sequence.in","r",stdin);
	freopen("sequence.out","w",stdout);
	cin>>n;
	for(int i=1;i<=n;i++)
		cin>>a[i]; z=0;
	for(int i=1;i<=n;i++)
	 for(int j=0;j<=n;j++)
	 	f[i][j]=0;
	for(int i=1;i<=n;i++)
	 for(int j=0;j<=n;j++)
	 {
	 	if(i-j==a[i]&&a[i]!=0)f[i][j]=max(f[i-1][j]+1,f[i-1][j-1]);
	 	else f[i][j]=max(f[i-1][j],f[i-1][j-1]);
		z=max(z,f[i][j]);	 	
	 }
	cout<<z;
	return 0;
}</span>


### 关于等差数列的 Java 实现 等差数列是一种常见的数学序列,其特点是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恒定。以下是基于此特性的 Java 实现: #### 等差数列生成器 ```java public class ArithmeticSequence { public static int[] generateArithmeticSequence(int firstTerm, int commonDifference, int numberOfTerms) { int[] sequence = new int[numberOfTerms]; for (int i = 0; i < numberOfTerms; i++) { sequence[i] = firstTerm + i * commonDifference; } return sequenc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firstTerm = 1; // 首项 int commonDifference = 3; // 公差 int numberOfTerms = 10; // 项数 int[] result = generateArithmeticSequence(firstTerm, commonDifference, numberOfTerms); System.out.print("等差数列为: "); for (int term : result) { System.out.print(term + " "); } } } ``` 上述代码定义了一个 `generateArithmeticSequence` 方法来生成指定长度的等差数列,并通过循环计算每一项的值[^5]。 --- ### 洛谷平台上涉及等差数列的题目解析 洛谷是一个知名的在线编程学习平台,其中许多题目可能涉及到等差数列的应用场景。以下是对一些典型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分析: #### 题目示例:求解等差数列前 n 项和 **描述**: 给定首项 \(a_1\)、公差 \(d\) 和项数 \(n\),求该等差数列的前 \(n\) 项之和。 **公式推导**: \[ S_n = \frac{n}{2} \times (2a_1 + (n-1)d) \] **Java 实现**: ```java public class ArithmeticSum { public static double calculateSum(double a1, double d, int n) { return (n / 2.0) * (2 * a1 + (n - 1) * 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ouble a1 = 1; // 首项 double d = 3; // 公差 int n = 10; // 项数 double sum = calculateSum(a1, d, n); System.out.println("前 " + n + " 项和为: " + sum); } } ``` 以上程序实现了利用公式快速计算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功能[^6]。 --- #### 查找类问题的重要性 查找算法不仅是独立考察的重点,在解决复杂问题时也可能作为子模块被调用。因此,对于基础查找问题应做到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7]。 --- ### 结合递归方法解决问题 某些情况下,可以采用递归来处理更复杂的逻辑结构。例如在链表操作中,可以通过递归方式完成两个有序列表的合并[^8]。 ```java class ListNode { int val; ListNode next; ListNode() {} ListNode(int val) { this.val = val; } } public class MergeSortedLists { public static ListNode mergeTwoLists(ListNode l1, ListNode l2) { if (l1 == null){ return l2; } if (l2 == null){ return l1; } if (l1.val > l2.val){ l2.next = mergeTwoLists(l1, l2.next); return l2; } else { l1.next = mergeTwoLists(l2, l1.next); return l1; } } } ``` 上述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递归技术将两条已排序链表合并成一条新链表[^9]。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