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总结一下这1年自己的编码历程。
9月份正式来到岗位,定岗于数字电路的我,在各种外因和内因之下转了软件,开始了我的linux驱动之旅。在大学时代代码基本靠抄的我,直接让我去写linux驱动,压力伴随了我半年,每天晚上抱着那本linux设备驱动(LDD)看,但显然是无用功。在编码道路上抹黑滚怕的行进中,顺利度过了12月的答辩。但我的编码能力依旧是一滩死水,尽管我在挣扎着。
一个契机,换到了另外一个部门,网络室。依旧什么都不懂的我,被安排独立开发一个snmp网管代理模块。在2013年1月份,顶着这个压力,我开始研究net-snmp协议栈,部门内部无人懂这个协议栈,于是我在网上零星的搜索着各种资源,从如何生成代码框架到研究代码内容,从当初连一个sprintf都不懂的毛头小子,终于踏入了编程的门槛。回想这一个月午睡的焦虑,灯火的通明,我庆幸自己到这家公司做的每个决定。然后就是欢度春节了。
努力也是有回报的,在3月份我第1次获得了公司的优秀员工,也成为当时我们那一批100多号人的第1个。我很庆幸自己碰到了能赏识自己的领导,但我也依旧认识到自己这个水桶的组成。接下来我也是被委予重任,我开始熟悉公司核心产品的软件代码,我的领导也不停的在工作中对我边骂边教。从3月到6月,早8到晚12的学习,我也进步很大。对公司某个软件业务有了全面的了解。对编码规范,线程,socket都有了初步的了解。
7月到10月,公司组织架构调整,我又走上了一个分叉口。学习java和开发web。我以为熟悉c++语法的我对于java学习会很轻松,但结果证明我对C++的理解只是九牛一毛。OPP的思想,代码的组织,以及gui,到今天,也就是10月19日。我才能勉强写出一个聊天室的程序。
这1年时间,我不断总结如何学习编码。在这条不归路上,或许我对程序有天分,或者是有一份执着,亦或者是为了证明自己。
现在的我,大致了解了这个行业。也深深的知道自己的不足。知识点太薄弱,我需要学习的东西:汇编,操作系统内核,数据库,数据结构,算法导论,TCP/IP。我正朝着我认为的这条正确的道路上行走着,也许是条曲径,但它通幽。
但最缺的还是时间。大概还有4个月,这4个月,我要写个精简内核,一个安全管理系统的核心代码,以及熟悉各种基本算法。我会做到的。到2014年3年截至,以此文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