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未知输入观测器框架解析
1. 结冰现象及其对飞行器的影响
1.1 结冰参数与条件
结冰在航空领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其积累参数 $\chi$(定义为质量通量)满足方程 $\dot{\chi} = \frac{e\lambda F_a}{\rho c} (1 - \iota_{airfoil})$ 。其中,$e$ 为收集效率,$\lambda$ 是液态水含量,$F_a$ 是自由流速度,$\rho$ 为冰密度,$c$ 是翼型弦长,$\iota_{airfoil} \in [0, 1]$ 是翼型防冰系数。冰的形成与翼型的防冰系数密切相关,防冰系数越大,冰的积累越慢。
冰的类型(如rime冰和glaze冰)与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关。当温度低于 $-10^{\circ}C$ 时,$\upsilon \approx 1$,对应rime冰形成;当温度在 $-10^{\circ}C$ 到 $0^{\circ}C$ 之间时,通常会出现glaze冰,且 $\upsilon < 1$。此外,由于空气动力学冷却效应,即使外界空气温度接近冰点但仍高于 $0^{\circ}C$ 时,也可能发生结冰现象。实验表明,当冻结分数 $\upsilon$ 接近 $0.2$ 时,结冰严重程度因子达到最大值 $\eta_{max}$,随着 $\upsilon$ 接近 $1$,结冰严重程度因子逐渐减小到稳定值。
1.2 结冰对飞行器操控性的影响
结冰会降低控制面的有效性,从而影响飞机的机动性。假设执行器位置由动态关系 $\dot{\delta} {\flat}= f {\flat}(\delta_{\flat},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9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