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人工智能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与挑战

人工智能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与挑战

1. 聊天机器人与心理治疗

早期的聊天机器人Eliza,它模仿心理治疗师的对话风格。例如,当用户说 “I feel sad” 时,Eliza可能会回应 “why do you feel sad?”。这种设计让开发者避免为程序提供大量的通用知识。尽管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很基础,但它对用户产生了有趣的影响,甚至出现了 “Eliza效应”,即人们会从计算机生成的行动和交流中解读出理解。

后来有不少模仿心理治疗师的聊天机器人,不过很多是用于培训心理治疗师,而非直接提供治疗。比如Gutiérrez - Maldonado等人创建了三维环境,让实习心理治疗师与AI客户群体互动,实习治疗师需根据虚拟客户的行为和陈述进行诊断。

AI在临床心理实践中有进展,但也存在问题。与人类心理治疗师相比,AI有优势,如不受反移情影响,有强大的细节记忆力;但也有不足,可能无法捕捉细微差别,缺乏同理心,在治疗干预中可能引发问题。使用聊天机器人还可能存在缺乏问责机制、伦理义务、隐私问题等潜在劣势。

优势 劣势
不受反移情影响 无法捕捉细微差别
强大的细节记忆力 缺乏同理心
缺乏问责机制
潜在的伦理义务缺失
隐私问题
2. 社交机器人的陪伴应用

社交机器人的一个主要应用是陪伴,研究常聚焦于机器人作为老年人和儿童的陪伴。

在医院和老年护理环境中,一些治疗机器人被设计出来,具有动物疗法的优势,又避免了真实动物带来的感染或受伤风险。部分研究发现了潜在益处,但很多老年用户可能会拒绝,认为机器人更适合比自己更依赖或更孤独的人。也有人承认其好处,但强调使用时的伦理问题,尤其是对痴呆患者。类似的机器人还能减轻儿童和学生的压力,提升积极情绪。

AI陪伴不一定以机器人形式存在,很多 “虚拟” 宠物出现在游戏或智能手机应用中。AI的形式会影响用户与之的互动,例如,参与者在完成秘书任务时,更喜欢机器人伴侣而非普通屏幕上的虚拟代理,认为其社交存在感更强且不那么烦人。实时共享物理空间对陪伴可能很重要。

然而,使用AI作为陪伴也有问题。例如,儿童与机器人互动可能存在伦理问题,影响儿童的健康情感发展,因为儿童会赋予机器人情感和类似人类的权利。对于老年人使用机器人护理,也存在隐私丧失、欺骗、失去控制和减少人际接触等伦理担忧。

graph LR
    A[社交机器人陪伴应用] --> B[老年护理]
    A --> C[儿童陪伴]
    B --> B1[潜在益处]
    B --> B2[用户拒绝]
    B --> B3[伦理问题]
    C --> C1[减轻压力]
    C --> C2[提升情绪]
    C --> C3[伦理问题]
3. 社会机器人研究的年龄群体聚焦

很多关于聊天机器人、NPC和其他AI的研究关注成年人与技术的互动,而社会机器人研究主要聚焦于机器人与老年人或儿童的互动。这种对特定年龄群体的关注值得批判性评估。

年幼的孩子常给玩具赋予个性和人类特征,所以涉及这个年龄群体与社会机器人互动的研究,在得出结论前需考虑这种固有倾向。同样,聚焦于社会机器人与痴呆患者互动的研究,也应仔细考虑该群体的特征。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人类与社会机器人的互动,可能需要更多针对非这些特定群体的研究。

4. 人工智能的未来

前面提到了AI在心理学应用中的短期发展,而机器学习等新发展拓宽了未来的可能性。很多人考虑了AI达到并超越人类智能时的长期可能性,有人害怕,有人希望人类能通过上传到机器实现永生。

AI研究中的 “奇点” 概念,不同作者有不同定义,有的认为是AI发展不可控的时间点,有的认为是AI在各方面超越人类智能成为超级智能的时刻。奇点之后的预测是假设性的,但人类需要为此做好准备,在AI发展中要谨慎以确保有积极结果。

5. 相关活动与思考

可以在线找两三个聊天机器人进行对话,包括Eliza和一两个较新的聊天机器人。思考以下问题:
- 每个聊天机器人使用的技术是什么?
- 它有个性吗?
- 面对没有合适答案的问题或陈述时它会怎么做?
- 较新的聊天机器人与Eliza在质量上有不同吗,还是大致相似?

还可以思考以下讨论问题:
1. 图灵测试是衡量AI的准确标准吗?
2. 陪伴机器人未来对老年人和儿童有什么作用,对年轻人会有类似作用吗?
3. AI在客户服务和用户界面中作用越来越大,哪些特征会让用户更喜欢或接受它们?
4. 应该用AI取代人类心理治疗师吗?

6. 相关概念解释
术语 解释
AI效应 用户认为包含一定程度AI的技术并非真正智能的现象
人工智能(AI) 创造智能机器和计算机系统
聊天机器人 能与用户对话的人工代理
Eliza效应 人们从计算机生成的行动和交流中解读出理解的现象
非玩家角色(NPC) 游戏中由计算机控制而非玩家控制的角色
机器人技术 创建可能有或没有自主性的编程机器
奇点 AI发展不可控或AI成为超级智能的未来时间
社会机器人学 研究机器人与其他机器人或人类的社交互动
强AI 实际拥有其表现出的智能的计算机
超级智能 AI达到的超越人类智能各方面的智能水平
图灵测试 艾伦·图灵提出的AI标准,若人类与计算机对话无法分辨其非人类,则认为计算机通过测试
弱AI 智能的模拟,不存在真正的智能
绿野仙踪研究 AI中常见的研究方法,看似机器人或计算机表现出智能,实则由人类控制

人工智能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与挑战

7. 人工智能在心理治疗中的具体表现

在心理治疗领域,早期的聊天机器人Eliza具有独特的设计。它通过模仿心理治疗师的对话风格,避免了为程序提供大量通用知识。例如,当用户表达 “I feel sad” 时,它会以 “why do you feel sad?” 回应。这种简单的交互模式却引发了 “Eliza效应”,反映出人们容易从计算机生成的内容中解读出理解。

后来的一些模仿心理治疗师的聊天机器人,更多是用于培训心理治疗师。以Gutiérrez - Maldonado等人的成果为例,他们构建的三维环境,让实习治疗师与AI客户群体互动,实习治疗师需完成以下操作步骤来进行诊断:
1. 观察虚拟客户的行为表现,如动作、表情等。
2. 记录虚拟客户的陈述内容。
3. 根据观察和记录的信息,结合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进行分析。
4. 得出对虚拟客户的诊断结论。

不过,AI在心理治疗中也存在明显局限。虽然它具有不受反移情影响、强大的细节记忆力等优势,但在捕捉细微差别和同理心方面表现不佳。研究表明,在治疗干预中,患者更倾向于聊天机器人表现出同情和同理心,而非 “无情感地提供建议”。

8. AI陪伴应用的利弊分析

AI陪伴应用在老年护理和儿童陪伴方面都有体现,但也伴随着诸多问题。

在老年护理中,治疗机器人有一定优势,它能避免真实动物带来的感染或受伤风险。然而,很多老年用户对此存在抵触情绪,部分人认为机器人更适合比自己更依赖或更孤独的人。同时,使用这类机器人还涉及伦理问题,特别是对于痴呆患者。

对于儿童陪伴,机器人能减轻压力、提升情绪,但儿童与机器人互动也存在伦理隐忧。儿童会赋予机器人情感和类似人类的权利,这可能影响其健康情感发展。

以下是AI陪伴应用利弊的对比表格:
| 应用场景 | 优势 | 劣势 |
| ---- | ---- | ---- |
| 老年护理 | 避免感染和受伤风险 | 用户拒绝、伦理问题(隐私、欺骗等) |
| 儿童陪伴 | 减轻压力、提升情绪 | 影响儿童情感发展、伦理问题 |

9. 社会机器人研究的改进方向

当前社会机器人研究主要聚焦于老年人和儿童,这种对特定年龄群体的关注存在局限性。年幼的孩子有给玩具赋予个性和人类特征的倾向,痴呆患者也有其特殊的群体特征。因此,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人类与社会机器人的互动,后续研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扩大研究的年龄群体范围,涵盖更多非老年人和儿童的人群。
2. 在研究设计中,充分考虑不同年龄群体的特点和固有倾向。
3.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评估社会机器人与不同人群的互动效果。

graph LR
    A[社会机器人研究改进] --> B[扩大年龄群体]
    A --> C[考虑群体特点]
    A --> D[采用多种方法]
10.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应对思考

随着机器学习等新发展,人工智能未来有更广阔的可能性。对于 “奇点” 概念,不同人有不同理解。当AI达到并超越人类智能时,可能带来不同的结果,人类需要做好应对准备。

为了确保AI发展有积极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制定相关的伦理准则和法律法规,规范AI的发展和应用。
2. 加强对AI技术的监管,防止其被滥用。
3. 开展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AI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应对能力。

11. 总结与展望

人工智能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广泛,包括心理治疗、陪伴等方面,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伦理问题、技术局限等。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以更好地发挥AI的优势,同时避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扩大研究范围、加强监管和教育等措施,我们有望实现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和谐共处,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福祉。

希望大家通过本文对人工智能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并积极参与到相关的讨论和实践中,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