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流的语言与理论
1. 网络交流的独特语言元素
1.1 副语言
在日常言语交流中,我们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对副语言的运用。比如,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喘气、叹气,或者发出表示犹豫或不确定的声音。小说作者们常通过标点或语法,在角色对话中融入这些副语言线索。如今,这些线索被网络交流(CMC)的用户采用或改编,用于表达自己话语中的细微差别。
- 标点符号的运用 :省略号(如“…”)可表示停顿或有所保留;额外的字母或夸张的标点能体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大写字母也有类似作用,还可表示大声呼喊。
- 模拟声音 :像“Ummm”“Hmmm”“Eh”这样模拟实际声音的表达也会被使用。
- 微妙含义 :副语言十分微妙,不熟悉网络交流的人可能容易忽略。例如,“OK”后加句号可能表示发送者对对方请求感到沮丧或愤怒,而不加句号则意味着更友好地接受请求。
1.2 首字母缩写词和缩写
首字母缩写词和缩写在网络交流中广受欢迎,原因如下:
- 提高效率 :能加快回复速度,在空间有限(如 Twitter/X)或长消息需额外付费(如短信)的交流中,使用更少字符。
- 避免重复 :无需反复书写或阅读频繁出现的长术语或短语。
- 灵活创造 :群体或个人可根据需要自发创造。
其有效性取决于接收者对这些术语的熟悉程度。常见的首字母缩写词如“LOL”(laugh out loud)在各类网络交流中普遍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6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