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秩矩阵补全的后量子Sigma协议与签名
1 引言
2022年7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公布了第三轮后量子密码学(PQC)项目的结果,并确定了将被标准化的算法。其中,最受推荐的是基于格问题的CRYSTALS - Kyber(密钥封装机制,KEM)和CRYSTALS - Dilithium(数字签名)。此外,另一种基于格的签名方案Falcon和基于哈希的签名方案SPHINCS+也将被标准化。
然而,现有的数字签名方案存在多样性不足的问题。在PQC标准化过程中,数字签名提案的数量明显低于KEM提案。NIST呼吁提出新的签名方案,例如不依赖结构格的通用签名方案,或适用于特定用途(如证书透明度)的短尺寸、快速验证的签名方案。
1.1 Sigma协议
Sigma协议是一种零知识证明知识(ZKPoK)协议。当输入公共信息x时,拥有证据w(满足(w, x) ∈ 关系R)的证明者可以在不泄露w的任何额外信息的情况下,使验证者相信他/她知道w。
Sigma协议已被用于创建各种密码学原语和应用,如数字签名、群/环签名、电子投票系统和隐私保护加密货币等。但部分Sigma协议并非完美可靠,存在无证据的作弊者欺骗验证者的非零概率。例如,Stern协议及其在格、MinRank和MQ问题上的变体,其可靠性误差均为2/3。也有一些工作将可靠性误差优化至q / 2(q - 1) > 1/2。
为降低Sigma协议的可靠性误差,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是重复协议k次,使整个协议的可靠性误差变为ϵ^k。但大量重复会导致巨大的通信开销和时间成本。近年来,随着后量子密码算法标准化的推进,出现了一些降低Sigma协议可靠性误差的新技术,如带辅助者的Si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1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