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傅里叶变换红外(FT - IR)成像技术:原理、仪器与应用

傅里叶变换红外(FT - IR)成像技术:原理、仪器与应用

1. 引言

红外(IR)光谱成像将红外光谱与样品可视化完美结合,极大地拓展了传统红外光谱的能力。它能以图像形式呈现光谱数据,从数千个像素中同时获取化学信息。相对像素亮度(图像对比度)可由多种光谱参数得出,从简单的振动峰强度到多元参数。该技术能够以空间分辨的方式探索光谱信息,有助于深入了解组织结构模式,并预测分子功能行为。此外,由于其具有大规模并行的特性,不仅可以用于探索单个样品的空间异质性,还能同时研究多个样品。

不过,与拉曼成像技术相比,红外光谱成像技术的应用发展相对较慢。这主要是因为在可见光光谱区域,多通道探测器(如电荷耦合器件 CCD)的数据采集更为便捷。而红外光谱区域的焦平面阵列(FPA)探测器,直到最近才在商业领域得到应用。随着红外阵列技术的发展,傅里叶变换红外(FT - IR)成像有望成为实验室和工业中常用的分析技术。

2. 红外阵列的发展

2.1 发展历程

早期多通道红外探测器的开发受到美国军方的重视,其应用最初仅限于机密项目,发展主要由战略需求而非商业需求驱动。这导致美国军方具备在完全黑暗中执行战略任务的能力,但这些探测器的商业应用远远落后于 CCD。此外,开发可靠且通用的红外阵列探测器面临诸多工程挑战,例如红外敏感探测器存在较大的暗电流,需要在低温下工作,而红外敏感材料又不适合用于制造电子电路。因此,最初试图将 CCD 的响应扩展到更长波长的努力并未成功。

成功开发红外阵列的关键一步是摒弃传统的“单片式”CCD 设计,采用“混合探测器”结构,即将光子检测和信号读出分离到两个半导体层。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每个层可以使用最适合其任务的材料。两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