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仓库与大数据分析:实时处理与最佳实践
1. ETL 系统设计与实时分区
1.1 消除数据暂存
在一些实时架构中,特别是企业信息集成(EII)系统,会将数据从生产源系统直接流式传输到用户屏幕,而无需在 ETL 管道中进行永久存储。如果此类系统由数据仓库/商业智能(DW/BI)团队负责,团队应与高级管理层深入探讨备份、恢复、存档和合规责任的归属,明确这些责任是由团队承担还是仅由生产源系统负责。
1.2 展示服务器中的实时分区
为满足实时需求,数据仓库需无缝扩展其现有的历史时间序列至当前时刻。例如,若客户在过去一小时内下了订单,就需要在整个客户关系的背景下查看该订单,并跟踪当天订单状态的每小时变化。尽管生产事务处理系统与 DW/BI 系统之间的差距在大多数情况下已缩小至 24 小时,但业务用户对实时数据的需求仍促使数据仓库填补这一差距。
一种解决方案是构建实时分区,作为传统静态数据仓库的扩展。为实现实时报告,需创建一个与传统数据仓库表在物理和管理上分离的特殊分区。理想情况下,实时分区是一个真正的数据库分区,事实表按活动日期进行分区。
实时分区应满足以下要求:
- 包含自静态数据仓库上次更新以来发生的所有活动。
- 尽可能无缝地与静态数据仓库事实表的粒度和内容相链接,理想情况下作为事实表的真正物理分区。
- 索引应尽可能少,以便新数据能够持续“流入”。理想情况下,实时分区完全不使用索引,但在某些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中,由于已构建的索引与分区方案逻辑不一致,这可能无法实现。
- 通过将实时分区固定在内存中,即使在没有索引的情况下也能支持高响应性的查询。
数据仓库与大数据实时处理最佳实践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