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从瀑布到敏捷
1. DevOps的价值
DevOps研究与评估(DORA)的一项研究表明,一家拥有4000多名开发人员的公司通过采用DevOps创造了超过800万美元的价值。其好处包括减少平均修复时间(MTTR)和降低遗留工具的维护成本。
2. 瀑布模型
2.1 起源与应用
瀑布模型是一种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由Herbert D. Benington教授在1956年提出,用于简化半自动地面环境(SAGE)系统的开发。该系统旨在防御苏联对美国的潜在空袭,是当时最大的IT项目,推动了内存、实时处理、网络、磁带存储、图形和FORTRAN语言等方面的创新。瀑布模型为软件开发管理提供了更规范的方法,在大型机开发中曾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要求其软件开发承包商使用该方法,使其成为大型机开发的标准。
2.2 工作流程
瀑布模型是一种线性的软件开发方法,各阶段依次进行,不重叠,如同瀑布一样逐级而下,每个阶段完成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具体步骤如下:
1. 概念阶段 :团队通过研讨会进行头脑风暴,确定项目目标和大致成本。
2. 启动阶段 :评估项目所需资源,可能包括招聘新程序员或重新分配现有人员。
3. 需求阶段 :根据前两个阶段收集的信息,制定详细的需求文档,明确项目里程碑的时间表。
4. 设计阶段 :考虑IT基础设施的需求,确定是否需要购买其他硬件、服务或应用程序。
5.
主流软件开发方法解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