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动态、决策与语用学:信息更新的逻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忽略一些可能性,这种无意识状态在对话中也十分常见。本文将深入探讨意识动态、决策以及语用学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信息更新过程中,意识状态的变化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和信息处理。
1. 意识动态与决策问题
在一个例子中,Bob 问他的朋友 Pickles:“你有没有想过做脆饼呢?”这个问题并没有传达任何事实信息,其主要作用是引导 Pickles 注意到做脆饼的可能性。在 Bob 提到脆饼之前,Pickles 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没有考虑过做脆饼这个选项。此时,由于鸡蛋不可用,烤蛋糕的预期效用为零,而不进行任何烘焙的预期效用为 0.5,所以不烘焙是首选。
预期效用的计算公式为:
[EU_{\delta}(a) \stackrel{\text{def}}{=} \sum_{s\in S} P(s) \times U(s, a)]
在 Bob 提到脆饼后,Pickles 进入了完全意识状态。此时,烤蛋糕和不烘焙的最高预期效用仍然分别为零和 0.5,但出现了一个新的竞争者——烤脆饼。烤脆饼的预期效用为 (EU_{\delta_1}(sb) = 1 \times p + 0 \times (1 - p) = p)。当 (p > 0.5) 时,烤脆饼将优于不烘焙。
2. 决策理论相关性
Pickles 的语用推理是由相关性考虑驱动的。为了实现形式化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一个适用于决策理论环境的相关性形式概念,即样本信息价值(VSI)。
首先,我们将决策问题中一个动作的预期效用定义扩展到一组动作 (B \subseteq A),通过取平均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0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