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核研究项目中的计算机与探测器:Electrologica X8与BOL探测器的故事
1. 背景介绍
二战后,欧洲科学迎来复兴,数学中心(MC)和核研究所以及相关的计算机与探测器系统也应运而生。
在1953年夏天,16岁的我有机会在MC的计算机部门协助组装和测试ARRA计算机的电路,在那里结识了Adriaan van Wijngaarden、Bram Loopstra等计算机领域的先驱。后来,MC的Adriaan van Wijngaarden等人创立了荷兰第一家计算机制造商Electrologica,该公司开发并生产了EL - X1和后来“八倍”速度的X8计算机。
我当时作为IKO的物理学生,参加了MC关于X1机器编码的课程,并获得了编码证书。同时,Van Wijngaarden在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数值数学课程,让我和IKO的其他人熟悉了ALGOL 60语言的编程技术,这对IKO后来的数据处理需求变得十分重要。
IKO成立于1946年,最初是为了安置同步回旋加速器。这是欧洲第一台圆形核粒子加速器,也是当时世界第二大的加速器,由飞利浦公司基于美国的原理建造,并于1949年投入使用。它可以进行内部辐照,加速不同类型和能量的粒子撞击目标,产生的放射性核可用于放射化学、核光谱研究以及医疗目的。后来,在我1959年成为IKO学生前不久,该回旋加速器配备了外部束流系统,使核粒子能够撞击回旋加速器外的目标,通过特殊探测器可以揭示核碰撞过程和核结构的信息。IKO的“核反应小组”负责束流的提取和偏转,并利用这些进行核反应实验,我也参与了部分实验工作,包括完成我的硕士论文。
在20世纪60年代初,IKO还建造了第二台加速器——线性电子加速器“EVA”,
Electrologica X8与BOL探测器的结合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