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编程的历史回顾与技术探索
在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历程中,早期的编程环境与如今有着天壤之别。当时,内存和资源的限制极大地影响了编程的方式和技术。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那个时代的编程特点、技术手段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
早期编程环境与技术
在早期,计算机科学尚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荷兰,直到 1981 年计算机科学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设课程。在此之前,计算机相关的课程通常作为数学专业的一个分支,比如代尔夫特的数学工程、埃因霍温的相关专业(由 Dijkstra 参与)、特温特的相关专业(由 Blaauw 参与),或者阿姆斯特丹的数学专业(由 Van Wijngaarden 参与),也有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变体,例如在阿姆斯特丹(由 Frielink 参与)。
早期编程面临着诸多限制,其中内存的限制尤为突出。由于可用内存有限,程序员需要精心规划计算步骤,并在必要时将中间结果存储在外部介质上。此外,实际计算机使用时间的限制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当时,每天通常只有一个时间段可以运行程序,作业控制卡或软件中的一个小错误都可能导致当天的测试机会泡汤。这种情况迫使程序员在提交代码进行测试之前,必须非常仔细地检查和重新思考代码。虽然这种方式非常耗时,但相比现在常见的先测试后思考的方式,可能更有助于提高代码的质量。
测试是编程的重要支柱之一,尽管像 Dijkstra 这样的人可能对此有所轻视。如今使用的许多测试技术都起源于早期的编程历史。例如,“模拟对象”(mock object),在当时被称为“存根”(stub)或“占位符”(place holder)。其思想是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设计系统,并在系统的所有部分都未完全编程完成之前进行测试。为了测试目的,未完成的程序部分会被一个占位符所取代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90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