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时代的尊严与尊重
在当今社会,机器与人类的交互日益频繁,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尊严与尊重在机器时代的意义。尊严与尊重不仅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也在机器的设计和使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 尊严与尊重的内涵
尊严与尊重的概念由来已久,至少在过去500年里,基督教和世俗学者都对人类尊严的尊重有所认识。康德认为,人类尊严基于三个特质:
- 平等 :所有人类生来平等,无论其行为如何,都有权作为人受到对待。
- 自主性 :人类有能力且有责任自主行动,当我们负责任地行动并做出符合自身信念的决策时,尊严便得以体现。
- 自我定义 :人类能够自主定义自己,成为自身身份的主人,追求符合理想的生活。
在西方文化中,这种观念构成了现代法律和政治制度的基础,许多西方的国家宪法、指令和文件,如《世界人权宣言》和《欧洲人权公约》,都体现了这一思想。
尊重可分为两种形式:
- 认可尊重 :当我们在行动前考虑他人的愿望、态度或需求时,就是给予他人认可尊重。对于机器的构建者和操作者来说,认可尊重意味着建造和操作公平对待人类、无偏见的机器,仅在获得人们同意的情况下收集个人数据等。
- 评价尊重 :这是对他人成就的一种评价,其程度取决于被评价对象符合某种标准的程度。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往往对拥有财产、有话语权或处于良好工作岗位的人给予评价尊重。
2. 尊重的机器
尊重源于拉丁语“respicere”,意为“关注或再次审视”。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