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帧科技的投稿,文章介绍了微帧科技的AV1编码器Visionular Aurora(以下简称Aurora),并使用公开数据集下与x264和x265做了性能对比测试。从微帧公布的数据看,无论PSNR还是VMAF,Aurora都有明显的码率节省。对比x265-veryslow档在编码速度和压缩率方面都实现领先。x265-veryslow档被广泛用于视频点播场景,从这个角度看,Aurora已具备点播商用的性能。以下为投稿全文:
文 / 朱政,Zoe Liu和微帧科技算法组
视频编码标准简介
时光飞逝,2019年的春天我们听着5G时代的呼喊,瞧着超高清趋势活泼的枝头,一幅春意盎然的大视频美景扑面而来。整个视频产业被推向高潮,其背后的视频编码技术功不可没,时下三个标准组织齐头并进,构成目前视频编码标准的主流:
1、ITU-T与ISO/IEC MPEG:H.264/AVC(2003),H.265/HEVC(2013),下一代H.266/VVC 预计2020年底完稿公布;
2、中国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工作组:2002年成立,已制定完成AVS1/AVS2/AVS3三代标准;AVS系列于2013年6月起被确定为IEEE标准,标准号为IEEE 1857;
3、开放媒体联盟(Alliance of Open Media,简称AOM):2015年9月1日成立,专注于开源、免除版权费用的多媒体编码标准。2018年6月推出第一代视频编码标准AV1。
目前,H.264/AVC 仍旧占据主要市场空间,尤其伴随内容感知编码技术的出现,使得原H.264编码效率进一步提升,大幅降低视频内容传输成本并提供优质的视频主观体验。H.265/HEVC编码性能相比H.264提升30%以上,手机终端支持相对广泛,不过由于H.265标准本身许可授权专利池过于复杂,以及浏览器没有实现对H.265的广泛支持,H.265的推广一直未撼动比其早10年出道的H.264标准。
AOM/AV1的应运而生
AOM目前公布41位注册会员,创始级会员12位,其中中国区会员有四家:爱奇艺、微帧、金山云、阿里巴巴。AOM会员中包括视频内容服务商:如谷歌(YouTube)、亚马逊(Amazon Prime Video)、Hulu、Facebook,Netflix等;浏览器提供商:如谷歌(Chrome)、苹果(Safari)、微软(Edge)以及Mozilla(Firefox);硬件制造商:如英特尔(Intel)、英伟达(NVIDIA)、ARM、Xilinx以及Broadcom等;同时包括思科等网络与系统提供商。AOM会员涵盖了视频从采集制作、传输分享到播放消费的完整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