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知道五边形数定理了……但是用它A过几道题,一直不知道怎么证明感觉很不痛快 QwQ……最近在wiki上找到一个简单优雅的证明方法……在网上并没有找到过中文的证明,所以把它粗略翻译一下,放在这里 QWQ
描述
五边形数定理是一个欧拉发现的数学定理,描述欧拉函数展开式的特性,欧拉函数展开式如下:
其中,形如 k(3k−1)2 的数被称为(广义)五边形数
与分割函数的关系
欧拉函数的倒数是分割函数的母函数,即:
其中 p(k) 为 k 的分割函数,即把
配合五边形数定理,我们有:
考虑等式两边 xn 的系数,n>0 时,等式右边 xn 系数为 0,考察等式左边,我们有: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 p(n) 的递归式,在竞赛中,我们常根据这个递归式预处理 1~
双射的证明
(我的英语非常差劲,以下的内容是我根据 wiki 的内容自己口胡的。。。
我们要证明:
考虑欧拉函数 ϕ(x)=∏∞k=1(1−xk) 的 xn 项系数的组合意义,它等于:把 n 拆成偶数个互不相同的正整数的和的方案数 - 把
举例来说,考虑 x5 的系数,我们有 2 种方法把 5 拆成偶数个互不相同的正整数的和 (1+4, 2+3),有 1 种方法把
同理,
对于正整数 n,我们尝试把它的偶数划分和奇数划分一一对应起来,考虑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令 m 等于Ferrers图最后一行(即最小的数对应的那一行)的元素个数,在上例中,
m=3 - 令 s 等于Ferrers图最右边的 45度斜线 上的元素个数,这里
s=2
我们标记的元素展示如下图: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2
0 0 0 0
1 1 1
考虑 s 和
若 s<m,我们把最右45度斜线上的元素取出来,组成新的一行,新的Ferrers图对应了一种新的拆分,如下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2 2
若 m≤s(例如上图中就有 m=2,s=5),我们把最后一行 m 个元素取出来,进行相反的过程,在前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2
0 0 0 0
1 1 1
不难发现,这样的过程能够由一种 n 拆分得到另一种奇偶性不同的拆分,并且对一种拆分进行两次上述过程能得到原来的拆分(即操作可逆)。这使得我们可以把一种奇拆分和偶拆分对应起来,它们对
<1> m=s 并且45度斜线和最后一行相遇:
0 0 0 0 2
0 0 0 2
1 1 1
尝试进行上述操作,我们会得到:
0 0 0 0 0 1
0 0 0 0 1
1
注意到这次操作没有改变拆分的奇偶性,并且它是不可逆的,令 k=m,我们有:
这一项贡献的符号与m的奇偶性相关,等于
<2> m=s+1 并且45度斜线和最后一行相遇:
0 0 0 0 0 2
0 0 0 0 2
1 1 1 2
尝试进行上述操作,我们得到: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2 2 2
这甚至不是一个合法的方案,令 k=1−m,我们有:
这一项贡献的符号为 (−1)k
总之,我们展示了对于一般的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