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摘要生成与法律案例文本结构化分类
1. 文本摘要生成
1.1 文本摘要生成概述
理想情况下,摘要应基于摘要表示中的命题或语义场构建,随后进入文本生成阶段。文本生成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涵盖信息选择、文本组织、生成语法正确的表层表达(如句子)以及词汇选择等方面。其目的在于提升文本的可读性,增强其交际价值。不过,摘要生成还面临内容需适配最少文本行数的额外限制。
当从文本中提取句子并按阅读顺序在摘要中重现时,由于缺乏连贯性和其他因素干扰,结果可能并非流畅易读的文本。相比之下,提取的段落通常自身具有连贯性,问题相对较少。提取的句子往往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文本编辑。
1.2 摘要连贯性问题及解决方法
1.2.1 指代问题
摘要连贯性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频繁出现“悬空”的回指和预指引用。例如,句子中的代词、指示词和比较词可能需要参考前文(回指)或偶尔后文(预指)才能理解。省略也会导致类似问题。
对于回指引用,常见的简单解决方法有删除包含回指引用的句子,或者在包含回指的句子前添加前一个句子。但前者会危及信息覆盖度,后者也不能保证回指问题得到解决,因为它可能指向语篇中更早的句子。有时,建议包含可能直到特定提示词的先前文本单元。确定正确的先行词需要进行语言学分析,其中语篇结构起着重要作用,这是文本分析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1.2.2 修辞连接词问题
其他修辞连接词可能会扭曲由提取句子组成的摘要的可读性。其中包括表明句子与其前后句关系性质的衔接特征。例如,当提取的句子以“另一方面”开头与前文形成对比时,它可能与摘要中的前一个句子形成对比,但这并不总是符合原文内容。删除提取句子中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10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