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向量机(SVM):原理、应用与OpenCV实现
1. 支持向量机概述
支持向量机(SVM)是一种分类算法,基本形式用于基于一组样本分离两个类别。其扩展算法可实现多类($N_c > 2$)分类。SVM的核心概念是使用核函数,将特定维度$N_d$的数据点映射到更高维度$N_{KS}$的空间,即核空间。在这个高维空间中,通常能找到一个线性分类器来分离两个类别,即便在原始低维空间中无法进行线性分离。
1.1 最大间隔分类器
SVM被称为最大间隔分类器,因为它会在核空间中选择一个超平面,该超平面不仅能分离两个类别,还能使与每个类别中最接近超平面的样本之间的距离(间隔)最大。这些接近超平面并定义其位置的样本被称为支持向量。一旦确定了支持向量,后续只需保留它们,就能对未知类别的新数据点进行分类决策。
1.2 决策超平面方程
对于线性SVM,决策超平面可以用方程$\vec{w} \cdot \vec{x} + b = 0$来描述。其中,$\vec{x}$是核空间中的点,向量$\vec{w}$定义了超平面的法线。通常,$\vec{w}$会被归一化,使得决策超平面与支持向量之间的距离在两个方向上均为$1 / |\vec{w}|$。值$b$表示超平面相对于通过原点的平行超平面的偏移量。给定这样的参数化,支持向量将位于$\vec{w} \cdot \vec{x} + b = + 1$和$\vec{w} \cdot \vec{x} + b = -1$所定义的平面上。
graph LR
A[原始低维空间数据点] --> B[映射到高维核空间]
B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51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