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视觉中的背景减除与关键点检测技术
1. 背景减除方法
背景减除在众多计算机视觉应用中起着关键作用,从工业自动化到安全监控再到机器人技术,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两种背景减除方法。
1.1 马氏距离与背景减除基础
马氏距离本质上是一种 z - 分数,用于衡量一个点距离高斯分布中心的距离,其单位是该分布的不确定性,并且考虑了任意维度和任意协方差矩阵 σ 的分布复杂性。马氏距离的平方计算公式为:
[r_M^2 = (\vec{x}-\vec{\mu})\Sigma^{-1}(\vec{x}-\vec{\mu})]
计算马氏距离的平方更为自然,所以通常设置阈值时使用 (r_M^2) 而非 (r_M)。
1.2 Zivkovic 方法
Zivkovic 方法与 KB 算法类似,都使用高斯混合模型来建模特定像素的颜色分布。但 Zivkovic 方法的显著区别在于,它不使用固定数量的高斯分量,而是动态调整分量数量,以最佳地解释观察到的分布。不过,分量越多,更新和与模型比较时消耗的计算资源就越多,但模型的保真度可能更高。
该算法与 KB 方法有一些共同参数,同时引入了许多新参数。其中,历史(history,也称为衰减参数)和方差阈值(variance threshold)这两个参数尤为重要。
- 历史(history) :设置像素颜色的“经验”持续时间,即该像素影响衰减到零所需的时间。默认值为 500 帧,在算法内部,可将其视为指数衰减参数 (\alpha = 1 / 500 = 0.002),测量值的影响以 ((1 - \alpha)^t) 的形式衰减。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