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逼近器的学习算法与稳定性分析
1. 引言
在参数估计的调整过程中,为避免因参数值过大引发的数值问题以及参数漂移至无穷大的现象,我们采用投影算法将参数估计值限制在超球体内。同时,网络逼近误差 (v(k)) 是衡量未知非线性函数 (f) 与逼近器输入输出函数之间最小偏差的关键指标,其值受网络逼近模型类型、可调参数数量、层数以及紧致集大小等多种设计变量的影响。
2. 网络逼近误差分析
- 误差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增加可调权重的数量 (q) 可以减小逼近误差。当 (q) 足够大时,在紧致区域上 (v) 可以任意小,但在实际系统中 (v) 通常不为零。例如,将参数 (0^*) 限制在超球体 (B(M_0)) 内可能会使 (v) 的值增大,但如果设计常数 (M_0) 足够大,这种增大的幅度会很小。
- 设计权衡 :我们需要在 (M_0) 的取值上进行权衡。若 (M_0) 过大,可能会因参数值过大导致数值问题;若 (M_0) 过小,则可能产生不可接受的大逼近误差。
3. 学习算法
3.1 离散时间识别方案构建
基于系统模型 (y(k) = \mathcal{T}(z(k - 1); 0^ ) + v(k - 1)),我们构建识别模型 (\hat{y}(k) = \mathcal{T}(z(k - 1); \hat{\theta}(k - 1))),其中 (\hat{\theta}(k)) 是 (0^ ) 在离散时间 (k) 的估计值,(\hat{y}(k)) 是识别器在时间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3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