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S技术的多领域应用与发展趋势
1. 与客户端边缘设备的交互
在网络中,LSP(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控制是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某些流量类型,入口PE(提供商边缘)路由器需要对客户端连接到LSP进行进一步的准入控制。以往,一些实现方式是在入口PE上手动配置伪线的带宽等参数,然后由入口PE对伪线到合适出口PE的LSP进行准入控制。为了避免手动配置,客户端边缘设备可以向入口PE发送其带宽和其他连接要求。
例如,在ATM(异步传输模式)场景下,ATM交换机将多个需要传输到同一远程ATM交换机的VC(虚电路)和VP(虚通道)聚合为一个连接,并向本地PE路由器发送该连接的带宽要求,PE将其转换为到出口PE的相应伪线的带宽要求。如ATM交换机SW1需要到SW3的链路,它向PE1发送连接请求,包括带宽为50 Mbps和目的地为SW3等信息。PE1对到PE2的LSP上的伪线进行准入控制,如果资源充足则允许连接。
网络中存在着层次化的准入控制,不同位置的准入控制点有着不同的作用:
- 点A :对客户端电路到LSP进行准入控制。
- 点B :对从PE1到网络的边缘到边缘LSP进行准入控制。
- 点C :当边缘LSP嵌套在其他LSP中时,会进行额外的准入控制。
这种层次化的准入控制提高了网络的可扩展性,不同层次的设备只关注特定的信息。例如,PE1知道来自SW1的连接,但不知道其中包含的单个VC和VP;P1知道从PE1到PE2的LSP,但不知道其中承载的伪线或其他服务;P2只知道从P1到P3的核心LSP,而不知道其中承载的PE - PE LS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