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S 二层传输技术全解析
1. 带宽分配与准入控制
在网络传输中,带宽的合理分配至关重要。假设有从 PE1 到 PE2 的 LSP(标签交换路径),每个 LSP 对不同类型的业务有不同的带宽可用性。PE1 通过配置了解伪线的带宽需求,当判断 LSP Y 无法提供足够带宽承载伪线时,会将伪线映射到有足够带宽的 LSP X 上。此时,PE1 还能明确 LSP X 在 CT1 类业务下还剩余 80 Mbps 带宽,可用于未来可能配置的其他伪线。
为确保网络稳定,服务提供商需要对到达 PE1 的接入电路(AC)流量进行监管,防止其超过为该伪线预留的比特率。若尝试配置的伪线因带宽不足无法在任何 LSP 上承载,AC 上的所有流量将被丢弃,避免影响使用该 LSP 的其他伪线的数据包。
这里存在两级准入控制:
- 第一级是 LSP 进入网络的准入控制,确保新的 LSP 不会对网络整体性能造成过大影响。
- 第二级是伪线接入 LSP 的准入控制,保证每条伪线都能获得足够的带宽资源。
2. 故障通知机制
二层传输方案中,一个重要需求是让提供商边缘设备(PE)能向本地用户边缘设备(CE)指示与远程 CE 连接出现的问题。例如,由于服务提供商网络故障,可能无法连接到远程 PE,或者远程 PE 与远程 CE 之间的链路可能中断。
PE 如何感知这些连接问题呢?BGP 方案提供了电路状态向量,PE 可通过它向远程 PE 通告本地 PE - CE 电路和到远程 PE 的 LSP 状态。早期的 LDP 方案规定,若出现此类问题,PE 应撤回向远程 PE 通告的 VPN 标签。近期,LDP 方案新增了状态类型长度值(Stat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