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论中的公理、真理与一致性探索
1. 连续统假设相关探讨
在集合论的研究中,连续统假设(CH)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有一种理论与大基数是一致的,虽然我们尚不清楚大基数是否一致,但大基数似乎代表着正确的研究方向。因为否定大基数的存在是不自然的,一旦我们认定大基数公理为真,那么所有与之不相容的命题就必然为假。
对于连续统假设,最初的表述并非关于 (H(\omega_2)) 的命题,但在 (\Phi(\omega_2)) 中有与之在 ZFC 中等价的命题。因此,研究 (\Phi(\omega_2)) 中命题的不变性,或许能为我们判断是否应接受或拒绝连续统假设提供线索。公理 ((\star)) 蕴含连续统假设的否定,实际上它表明 (2^{\aleph_0} = \aleph_2)。然而,这并不能有力地证明连续统假设不成立,因为可能存在其他公理,使得 (\Phi(\omega_2)) 中的命题在力迫法下保持不变,同时蕴含连续统假设。
Woodin 提出了一个复杂的理论,试图证明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他证明了:假设强 (\Omega) - 猜想成立,并且存在一个真类的 Woodin 基数,如果 (ZFC + \alpha) 是 ZFC 的一个扩张,其中 (\Phi(\omega_2)) 中的命题在力迫法下保持不变,且与大基数公理相容,那么 (ZFC + \alpha) 会反驳连续统假设。但遗憾的是,(\Omega) - 猜想的证明尚未完成。而且,即便证明了 (\Omega) - 猜想,上述定理也不能作为连续统假设不成立的有力证据,因为还有其他结果指向连续统假设为真。例如,Woodin 早期的一个结果表明,如果要使另一组命题((\Sigma_2^1) 命题)在力迫法下保持不变,就必须让连续统假设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7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