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数学公理与大基数公理探讨

大基数公理及其在数学基础中的应用

数学公理与大基数公理探讨

接受公理的含义

在探讨数学公理时,一个人所接受为真的事实集合过于复杂,难以形式化。我们大脑中的信息结构极为复杂,若严格运用逻辑,甚至可能发现其存在不一致性。不过,这种复杂性和可能的不一致性与数学假设的逻辑强度并无关联。

要确定数学事实的逻辑强度,我们无需考虑一个人所知的所有定理,只需关注其使用的公理。比如,我们可以直接询问一个人相信集合论中的哪些公理,以此了解其数学假设的强度。若仅依据这些公理,而非其全部知识,构造哥德尔句子也会相对简单。

然而,一个人所相信的公理并非精确界定的。数学家通常会称其假设就是策梅洛 - 弗兰克尔集合论(ZFC)的公理,但当被问及是否接受 Con(ZFC) 为真时,他们也会给予肯定答复,并且对于 Con(ZFC + Con(ZFC)) 等类似问题,答案同样如此。

一些数学哲学家认为人类拥有某种高级能力,使其能够识别真理。但这并非科学的解释,实际上,若数学家将某个集合论(或其他理论)T 作为数学基础,他们会默认 T 是可靠的。因为若 T 可靠,那么诸如 T + Con(T) 这样的扩展理论也会是可靠的。若假设算术可靠性,我们还能得到所有反射原理,甚至是它们的迭代。

当我们进一步询问数学家,其假设是否能用 ZFC + ArithSound(ZFC) 来刻画时,他们可能会表示不理解或不在意。若他们认可这一表述,我们又会面临新问题:表达其理论一致性的句子 Con(ZFC + ArithSound(ZFC)) 是否为真?此时,仅假设 ZFC 具有算术可靠性已不足够,因为 ArithSound(ZFC) 并非算术句子,我们需要更高阶的可靠性概念,这会使我们逐渐深入集合论,情况也会变得愈发模糊。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