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不完备性:计算复杂性与证明复杂性的深度探索
1. 理论与证明系统的转换
在逻辑和计算复杂性的研究中,理论和证明系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果存在一个理论 (S),它能够快速证明所有有限一致理论的 (Con_T(n))(表示理论 (T) 在长度为 (n) 内的一致性),那么对应的证明系统 (P_S) 将是长度最优的。反之,如果一个证明系统 (P) 是长度最优的,那么以“(P) 是一个可靠的证明系统”为公理的理论 (S) 也能快速证明 (Con_T(n))。
2. 相关猜想介绍
- 猜想 4 及加强版猜想 5 :猜想 4 未明确给定理论 (S) 时,理论 (T) 的强度以及证明长度的下界。通常使理论更强的方法是添加其一致性(根据第二不完备性定理,该一致性在理论自身中不可证)。对于下界,我们可以推测它接近已知的指数级上界。由此引出了更强的猜想 5:设 (S) 和 (T) 是有限公理化的一致理论,如果 (T) 证明了 (S) 的一致性,那么 (Con_T(n)) 在 (S) 中的最短证明长度是指数级的。
- 关于 (\forall x\exists y \varphi(x,y)) 形式句子的猜想 6 :这类句子中,(\varphi) 表示一个多项式时间可计算的二元关系。之前我们看到过此类形式的独立句子,其独立性源于理论无法证明快速增长函数的存在性。在本章中,我们用这类句子定义了总多项式搜索问题(TPS)类。总意味着 (\forall x\exists y \varphi(x,y)) 为真,多项式意味着关系 (\varphi) 可在多项式时间内判定,且对于给定的 (x),满足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63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