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量子计算:原理、算法与挑战

量子计算:原理、算法与挑战

1. 计算中的纠缠与测量

当人类进行观测时,其大脑状态最终会与被观测实体产生纠缠。在一个简单例子中,可将第一个寄存器视为实验对象,第二个视为测量设备(甚至可看作一个活体观测者)。首先把第一个寄存器中的 |0⟩ 态转化为 |0⟩ 和 |1⟩ 的叠加态,接着应用 CNOT 门进行测量,测量后会得到如下叠加态:
[
\frac{1}{\sqrt{2}}|00\rangle + \frac{1}{\sqrt{2}}|11\rangle
]
从测量设备的角度看,它有两种状态,且在每种状态下,第一个寄存器中的比特值是唯一的,所以从其视角,叠加态已坍缩为基态。这与马赫 - 曾德尔干涉仪相关,插入的 CNOT 门相当于一个探测器,用于确定光子的路径。若存在该探测器,就不会出现干涉现象。

有人质疑构建能处理大量量子比特、解决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问题的量子计算机的可能性。其中一个反对观点涉及量子计算机需处理的小振幅问题。例如,若计算机使用 1000 比特的所有 (2^{1000}) 种组合的叠加态,且所有振幅绝对值相同,那么该绝对值为 (2^{-500}),有人认为没有物理仪器能达到如此精度。但此观点有误,一方面,可轻松设计出有这种叠加态的实验,如让 1000 个光子通过马赫 - 曾德尔干涉仪;另一方面,该观点未抓住关键,若有如此精确的仪器,就无需量子电路和复杂的量子算法了。量子计算的诀窍在于,可通过组合许多振幅极小的状态,得到可测量的、振幅相对较大的状态,这与概率相加类似,在高效概率算法中,指数级小的概率可累加为较大概率,如 1/2。

2. 量子计算论题

是否存在类似于丘奇 - 图灵论题的量子版本呢?可以用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