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信息提取与主题建模技术解析
1. 断言状态检测
在医疗场景中,当我们寻找服用药物后出现特定症状(如头晕)的患者时,如果仅搜索提及“头晕”的临床报告,会找到很多类似“无头晕”“我开了一种可能导致头晕的药,患者否认头晕”这样的内容,而这些并非我们要找的患者信息。理解说话者或作者如何使用信息,与理解信息所指内容同样重要,这在临床环境中被称为断言状态任务,在法律文件和技术规范等其他交流形式中也有应用。
1.1 极性和语气
从语言学角度看,出现“假阳性”情况是因为语句的语气或极性有误。极性指语句是肯定还是否定,语气则体现说话者或作者对语句的态度。不同语言表达极性和语气的方式差异很大,英语中常用副词表达怀疑,而有些语言通过词形变化来表达。以下是极性和语气的示例:
1. “The patient did not have difficulty standing.”(否定极性)
2. “The movie may come out in April.”(推测语气)
3. “I would have liked the soup if it were warmer.”(条件语气)
否定是所有语言的特征,但表达方式差异显著,甚至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也有所不同。英语中有双重否定的规则,但自然语言比形式逻辑更具歧义性。例如,“You’re not unfriendly.” 并不意味着 “You are friendly”。在某些英语方言中,双重否定可加强语气,甚至是必要的,如 “I don’t have nothing” 等同于 “I have nothing”。
推测语气也具有歧义性,如何处理这类语句取决于具体应用。例如,在提取电影上映日
文本信息提取与主题建模解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39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