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与混合IT的安全及管理策略
1. IoT平台/设备的安全措施
1.1 网络设备认证
设备若要开始数据传输,需连接到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网络后,设备在开始数据传输前应先进行自我认证。对于一些无需人工干预的嵌入式设备,可借助设备安全存储区域中的凭证完成认证。
1.2 特定设备防火墙
每个设备都应有防火墙,用于过滤和检查专门发送给该设备的数据。设备无需检查网络中所有类型的流量,因为这由网络安全设备负责。部分嵌入式设备有定制协议,与组织用于数据传输的常见IT协议不同,如智能电网有自己的通信协议。因此,设备配备防火墙或类似机制来过滤特定流量十分必要。
1.3 安全补丁和升级的控制机制
设备连接网络后会接收安全补丁和升级。有时,这些补丁和升级会消耗大量网络带宽,影响其他设备或应用。运营商需合理规划补丁、升级和设备认证,以减少带宽消耗,且不影响设备的功能安全。
1.4 IoT不同用例中的安全威胁
常见的IoT用例包括智能电网、智能建筑、智能交通和智能基础设施。以下是不同用例中的安全威胁及应对措施:
1.4.1 智能交通系统的安全威胁
- 导航系统被黑 :黑客可能篡改旅行导航系统,提供错误的交通流量信息,误导驾驶员。
- 数据欺骗 :移动设备传输的数据可能被欺骗。
- 未加密流量攻击 :黑客可攻击未加密的交通报告,向卫星导航设备注入错误数据。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41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