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最不知道的就是今天吃什么。但是还得吃啊。吃饭,三餐。定时就得吃,真是那句话,“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三餐里我感觉早饭必须吃,而且吃的也是最香的一顿饭。人生一天之计在于晨。早起一顿饭,一热乎的玉米粥,就上块馒头,吃两口咸菜。真是美味。这是以前上学的时候在家里的早餐。现在想想都流口水。那时候上学,家在城里,学校左右环绕。小学到高中就没离开过家。小时候贪睡,母亲总是在反复催促后才不情愿的起床。然后提着裤子钻进厕所,一顿难熬蹒跚出来。那时逢大考小试,每每夹上本书,一蹲便忘记了时辰。说来也奇怪,平时看着都困得字眼,这时候一个个都飞入了脑海,便也似那般神童一般,过目不忘。手上脸上沾了两三下水变算是洗过脸了。那时候母亲为我们加强营养,我和父亲的碗里总是会实现打上两个鸡蛋,打好,然后用滚开的玉米粥浇上。变成一碗美味的鸡蛋粥。妹妹怕腥总是吃煮鸡蛋,但有时父母起晚了,也就吃不上鸡蛋了,即便是吃煮鸡蛋,妹妹也是只吃蛋清,蛋黄总是被母亲以各种借口推脱掉,放入我的碗中。是以妹妹生的娇小可人,我却五大三粗,十几岁就以一百五六的体重著称。想想当时,全家的苦好像都被母亲吃了似的,从没见母亲吃过好的。胖人心宽,但我却心细。虽然年幼,好多事不清楚。虽然家里从小不愁吃喝,但也知道母亲为全家以后做打算,苛刻自己的辛苦。不知道的时候总是见母亲每餐先吃的必是上一次所剩,最后一个吃完,就是把好吃的都留给我们自己吃的很仔细。如若剩的不多,便残羹剩菜的自己统统吃掉。那时候我和妹妹还不懂事的争着先吃完饭不用洗锅碗了。后来懂事后,每每吃饭便也学着母亲,吃上顿的,最后一个吃完,把剩饭菜统统填入肚中,以免下次再食。美其名曰,自己喜吃凉的,不吃热的,细嚼慢咽,身体好。是以现在吃饭总喜凉的,热的也要放凉了吃的痛快。吃起饭了细嚼慢咽的,拖到最后。然后风卷残云,收拾碗筷。都说母亲疼我,怎不知道儿子懂事了也该心疼母亲。吃饭头两碗往往被串门的邻居玩笑的说成“吃相好看,如狼似虎”,往往两碗后,家人一碗还没吃完。这时候变端着碗,一遍慢慢咀嚼着,慢慢看着其他人,待碗筷刚一落桌,变张罗着起身盛饭。是以母亲教育妹妹,没我懂事。早晨往往是父母实现约好似地,今天母亲,明天父亲,夏天的,黄瓜葱白辣椒拌的凉菜,冬天的醋溜白菜亦或是炝炒土豆丝,再没菜也会摊个鸡蛋的。家里别的时候可以不吃,但早餐是一定要吃的。这样才能保住一天的精神。
上了大学了。出去住了。自己生活了。看着舍友们懒懒的很晚才起,想着自己的“同流合污”,不能搞特殊,但怎么着也享受不了那种生活,因为我怀念自己的早餐。那时候最香的便是教工食堂的鸡蛋饼和土豆丝饼或是夹火腿的。那地方是给老师们提供的,也是学校的一个后门,是以每每逃出去晚上通宵的同志们和早晨赶来的老师们还有固定时间来培训的海军同志们,耷拉着头,这个老师那个老师打着招呼,喊着口号,齐齐的聚在这里。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带我去哪地方的,从此就爱上了哪的饭菜。时间充裕的时候变,要上两个饼,鸡蛋的土豆丝的,一碗烫手的小米粥,再自己用小碟子挑上满满的一碟子咸菜,倒上醋,便一顿大快朵颐。每每总是想,什么时候能叫我吃饱了啊。那时候自己懂事了,知道节俭了。不是再毫无顾忌的冲父母要钱买玩具和故事书的年代了。我从小到大,经历了太多太多,但没见过家里会有过什么外债。到我大学的时候家里已经变化,病了十几年的母亲,总是怪自己拖累家里。但我想过,父母很是厉害了。在那个饥荒的年代,自己已经过上了万元户的生活,自己儿时父亲不在家,还陪母亲揣着几万元大钞深夜去朋友介绍的企业负责人家里,算是入股还是什么的,就像现在的基金,反正是风险低,比银行利率高的投资。想想自己若是如父母一般能干也会活的不错的。想想也就是当时,让自己从入学的九月份到放年假的一月份,短短半年,从近一百九的体重掉到了不足一百五。以致现在一直保持一百五六的体重不见再胖了。也常常被说的很老估计就是那时候一直胖来这,突然瘦下来。皮肤得不到收缩,结果褶子罗了褶子吧,呵呵。
再者毕业了,兜里母亲给的700元,早早的来到了学校,等着所谓的分配。怎见得学校啊学校,最后一招要我们学的便是社会的残酷。自己谋生,怀揣着梦想,带着还剩不足五百,收拾了行李,和几个“敢闯天下”的同学,去了北京。那时候北京有亲戚。父亲也厚着脸想我亲戚给找份工作。但是,父亲也不知道,这个社会大多数人脸上都是风光的,就像那些明星一样,谁敢素颜社会。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难处里。我自己找,以致于从小没少靠亲戚接济的我,变的让人刮目相看。那一个月真的挺苦,早餐自己要是想吃,也就是剩的馒头,袋里的咸菜,和瓶里的矿泉水。那会正是二月底,三月初。呵呵,唯一的家电就是手机和充电器吧。还好,一个月后,当公交卡短短续续充值了一百的,当鞋底磨端得时候,我找到工作了。还有一件事要提的便是,我上班的头一天,我的外甥出世了。呵呵,我当舅舅了。
挨过了那个没工资的月之后,我便开始了真正的北京生活。早晨习惯于,出门的路旁买上两个咸味的火烧,路上就给吃了。真是干嚼,呵呵,梗着脖子,把饼从嗓子里塞下去。不知不觉的习惯北京生活后总觉得早晨缺点什么,现在想想,那时候的两个火烧远远天不饱我的肚子。后来去青海出差了。不需早起,每天八点多开机,上厕所,接收省厅的新任务,向公司汇报情况。早晨,就是泡泡糖和有时同事的一袋奶。那时候只要他在我便有早餐吃,一旦奶,一个零食,亦或是蛋炒饭,总也饿不到我。以至于我俩的关系式最铁的。
俩月过去了,回北京了。不习惯了早起,每天要睡到七点半,然后坐车去公司,楼下依然是买个美味的尖椒鸡蛋饼,然后上楼,沏一杯茶水,看着新闻,吃着饼。优哉游哉的等着时钟快九点时,同事们一个个赶来。我离得近(路相对远啊,那是针对北京发达的交通来说的),总是八点半之前便坐在了座位上。
2009年一切要“淡定”“淡定”。拒绝北京,还是拒绝女朋友,困扰了我整个上半年。就在我合同续签了四年后,终于下了决心,离开北京。一切从新开始书写。
2009年七月月十三号,我从公司领了,不是很多的绩效,一千多(比我现在工资还高)。然后提出了离职,在一顿顿饭局后,我把该给公司的都给公司了。2009年八月十四号,踏出公司大门,我不再属于那里了。又怀念,有神伤,但不能回头。坚定的走了。
为了不使自己产生了惰性。2009年八月十七号晚,我来邯郸了。火车站一晚,好心的中介大姐提供的洗浴中心的洗澡票使我洗干净了自己还有床睡了一晚。终于受不了了,这不就在现在两位大哥的庇护下了。早饭还是没得吃。幸好有些零食,可是我偏偏胃口大,这些怎么够我啊。终于找到了一个公司和自己住的地,占据着邯郸的一个北头,一个南头。每天迟到,还是没得吃。路不远,车远,呵呵,到目前我都觉得京城我没啥羡慕的就羡慕人家的发达交通和管理制度。天天迟到,为了工资的百分之一,为了虽然没休假的工资,那还不如我那时简单的一次饭钱。我路上两个小时,等车,等车,堵车,八点前,到达挣工资去。我上学也没那么早过。
昨晚办了件对不起我食神称号的事,我不舒服回家泡面,一看两天前的馒头还在,为了维护自己不浪费粮食的名誉。我把馒头泡下面了。结果面被蒸软了,馒头也软了。我终于知道那不是饼了。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我把生病前的半袋炸辣椒还有腌蒜倒进去伴着吃了,自己也终于做了一会“斑竹”了。
好了,不多说了。说多了,没意思了。结尾了。
我来邯郸不是为了钱,是为了我媳妇,为了以后每天的可口早餐。我坚持了,因为我是victory,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