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逻辑3 -- 形式数论16

本文深入探讨了哥德尔的第一和第二不完备定理,详细介绍了罗瑟如何弱化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条件并构造不可判定句子。通过分析系统RR的性质,证明了递归函数在RR中的表达性,并利用希尔伯特-伯恩ays-洛布定理揭示了一致性的不可证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哥德尔第一不完备定理要求理论K具有ω一致性,数学家Rosser把这个条件变弱了。他说,K不需要ω一致性,而是满足两个小小条件,一样可以构造出如下一个不可判定句子:

H(x1):  (x2)(PF(x2,x1)(x3)(NEG(x1,x3)(x4)(x4x2PF(x4,x3))))

。其中 H(x1) 里面的 NEG 是前面哥德尔那些递归关系和函数里面的 y=Neg(x) (即若 x 是某个好式子 B 的哥德尔数,则 y ¬B 的哥德尔数)。所以 H(x1) 的“意思”就是:如果 x1 可证,且证明的哥德尔数为 x2 ,那么存在一个比 x2 还小的整数,它能证明 x1 的否。因此它就会违反K的一致性。

根据不动点定理,Rosser构造了以下不可判定句子,

KRH(R)
。这个 R 也是不可判定的,其证明称为Rosser’s Trick。

命题3.38(Godel-Rosser Theorem):假设K满足哥德尔第一不完备定理中的条件1,2,3,并且额外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4. Kxn¯x=0x=1¯...x=n¯ ,对所有自然数n成立
5. Kxn¯n¯x ,对所有自然数n成立
那么,若K是一致的,则Rosser句子 R 不可判定,即KR不成立,K¬R也不成立。

证明:a. 假设有KR,记R的哥德尔数为 p ¬R的哥德尔数为q R 的证明的哥德尔数为m。因为 KR ,所以有KH(R),所以应用两次A4和MP,可得

(1)  K(x4)(x4m¯PF(x4,q¯))
。接下来,因为K是一致的,所以 K¬R 不成立,所以对所有自然数 n Pf(n,q) 都为假,所以 K¬PF(n¯,q¯) 对所有自然数 n 成立,再根据条件4可得 Kx4m¬PF(x4,q¯) (应用 x4=n¯¬PF(x4,q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