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平:技术以外的功夫

技术之外的功夫:IT人晋升的秘密

李天平:技术以外的功夫             

 

记得看过冯仑的“赚钱以外的功夫”有感而发,写写我们IT人技术以外的功夫。

有时候发现做技术做长了,很多的人的性格都会发生变化,变得内向,变得封闭。有的会发现市场团队的开会,大家都你一言我一语,踊跃发言,争相斗艳。而有的时候程序员开会要么一声不吭,要么就会变成牢骚会,这需求不好,那个做法不对。

我们为何不换个角度看问题或者处理问题呢:我觉得如果这么做可能更好,如果那么做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开放式的摆平心态讨论问题。当然也许这只是一少部分现象,也许并不普遍。因为很多心态开放,积极思考的人多半最后都会走的很好,而那些只会牢骚的人,多年以后仍在别的公司发着同样的牢骚。这就是不同!

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某些人在工作的时候,许多人都比他技术高经验多,但后来那些技术高的人不见了,而这些人却一路高升。比尔盖茨创业的时候,比他钱多的人也很多,但盖茨今天成了首富。中国许多企业家也是如此。为什么?

就像你驾驶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要并线转弯,既要车不能翻,还要保持速度,这非常难。这时候的问题不在于汽油,而在于司机的技巧,这个技巧就是技术以外的东西。技术以外的能力究竟是什么能力?我讲四种。

 

. 摆平心态

技术以外的能力之一是做人的能力,特别是做人的心态。我发现凡是真正技术高超的人,反倒都善于把自己的心态放得很平和,在中国文化里这叫谦虚,就是你得尊重别人。凡是刚开始做技术的时候,他们的心态都很重要,就是很谦恭、谦虚、谦卑。我们圈里肯定也有这种人,技术稍微好一些(所谓的好一些就是指在他所在的几个人中好一些)就牛的了不得,对别人不屑理睬,对主管牛气冲天。

还有的人,一遇到问题,嘴一裂,“这没法弄,根本没法实现。”“那个bug跟我没有关系,是谁谁的问题”,“人家谁谁拿多少工资,我才这么点”“人家什么什么公司多么多么好,你瞧咱这破公司哪哪都不好”

许多人的晋升,并不完全由于能力,更多是因为成熟的心态与心胸。积极的表达方式:不说“我无能为力”,而是说“尽力尝试有无其他可能性”。不说“他使我怒不可遏”,而是说“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还有的人不爱参与集体活动,开会也不愿发表个人的建议,甚至不愿任何给自己展示机会的场合,觉得那些跟自己没有关系,但又反过来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抱怨漫天。其实,人生是个大舞台,职场是个小舞台,想在舞台上扮演主角,要在游戏中获胜,就得先登上舞台,先加入游戏。不要去做“看客”。否则,你永远都是个旁观者。突破“看客”困境,要做主角,第一步就是得去争取有戏可演,哪怕一开始只是个跑龙套的。

 

. 做事的方法

技术以外的第二个能力是做事的方法。做事的方法是我们提高效率,少走弯路的手段。你之所以先做这个而不先做那个,之所以这么做而不是那么做,就是做事的方法。古人云:“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勤劳的美德在历来都被奉高尚的美誉。但同样的努力同样的付出而结果却不同,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成功,有些人不能够成功。

做事的方法,就是在你心里看待人,事,物的关系的时候,你出发的角度,个人素养和情商,所展现出来的一种决策逻辑。你拿这个逻辑来判断问题,而这个东西会引导你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执行。例如,我们看马云,不要看马云成功的故事,而应该看马云是怎样在微观决策的时候,判断细小的是非。比如马云在上市的时候,他只拿了5%的股份,这就是价值观。还有一些人,忙活了半天没见什么成效,甚至适得其反。做事的方法确实会导致很多的人生不同和结局。

人的一生会遇到千千万万的事情,而在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其实有个很关键的原则:选择正确的事去做。

(1) 做正确的事情比正确地做事情要重要得多,也有效的多。

(2) 成功人士也许做不成很多事情,但却能够集中精力做成一件事情。而事实上,这一件事往往就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3) 必须放弃或减少那些与重要的事无关的东西,必须忍住不为小事所缠。如果一个人过于努力想把所有事都做好,他就不会把最重要的事做好。

(4) 成功者大都深知:“太专注于小事的人通常会变得对大事无能”,并能清楚“抓住大事,小事自会照顾好自己”的道理。

(5) 事情来了先别急着做,先想想能否不做。这也是很多技术人员常有的习惯,遇到问题恨不能马上动手写出代码实现看看,其实你会发现无形中做了很多的无用功,浪费了很多时间,当然,你也许得到了一种满足感!

 

. 责任感和担当

         还有就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和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责任感和担当。因为如果你没有责任感就不可能委以重任,如果没有那份担当就没有一种勇气和魄力来征服挫折和困难。所有人想成功必须面对两个问题,承担更大责任,带领大家征服未来的魄力。偷奸耍滑只能快活一时,唯唯诺诺则难成大器。

       在工作也是这样,如果我们做事有很强的责任心,交到我们手上的工作会认认真真,保证质量的完成,让领导放心,得组织信任,你觉得是不是会让你负责更重要的项目呢?如果我们遇事懂得积极解决问题,碰到困难敢于面对,你觉得是不是会对你负责未来的项目有充分的信心呢?有了这样的责任和担当,就有了一个领导者最基本的品质。

 

. 目标与定位

无论是人生在世,还是闯荡职场,总要有个目标和定位。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事业起步的时候仅仅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不少朋友最大的痛苦就是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该干什么,该走什么路,不满于现状之余又不得不沉沦于现实。

所以,先认清“正确的结果”,根据正确的结果去设计你的过程。当一个人具有明确目标,会对有助于实现目标的蛛丝马迹都特别敏感,做事情相应也就会很有目的性,而不是稀里糊涂。所以,就容易到达自己的目的。如果没有目标,就算是天上真有神仙,如果你不能明确地说明自己想要什么,神仙也不知道该给你什么。

职业规划就是要搞清楚自己的优势在什么地方,自己最适合做什么。它的目的不是要你变成另外一个人,而是变成最好的你自己。当有了自己坚定的目标和定位,打工就不再是为别人卖命,而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在奋斗!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成长和进步,那样的人生会变得更轻松,更快乐。

 

如果你自认为你得技术还不错,但一直没有晋升的话,我想你有必要想想这些技术以外的功夫了。

(作者:李天平  转载请注明)

【无人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人机路径规划研究[和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进行比较](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人机路径规划展开研究,重点探讨了在复杂环境中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PSO)实现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的方法,并将其与遗传算法(GA)、标准粒子群算法等传统优化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内容涵盖路径规划的多目标优化、避障策略、航路点约束以及算法收敛性和寻优能力的评估,所有实验均通过Matlab代码实现,提供了完整的仿真验证流程。文章还提到了多种智能优化算法在无人机路径规划中的应用比较,突出了改进PSO在收敛速度和全局寻优方面的优势。;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Matlab编程基础和优化算法知识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无人机路径规划、智能优化算法研究的相关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无人机在复杂地形或动态环境下的三维路径规划仿真研究;②比较不同智能优化算法(如PSO、GA、蚁群算法、RRT等)在路径规划中的性能差异;③为多目标优化问题提供算法选型和改进思路。;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文中提供的Matlab代码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算法的参数设置、适应度函数设计及路径约束处理方式,同时可参考文中提到的多种算法对比思路,拓展到其他智能优化算法的研究与改进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