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从小程序诞生伊始,就有很多人开始研习其机理与特点,从源代码或整体架构的角度已经有很多不错的文章会令人受益。但理论是一回事,真正理解小程序,还需要实践,才能进一步理解其背后的想法,与已有平台的异同,以及如何去适应它,做出更有趣的小程序。
虽然小程序发布的时间还不长,但其目前的用户体验、开发者体验都已经达到比较优秀的水平,而且微信团队对小程序长期保持着积极推进的态度,我们可以预见小程序生态在未来会越来越蓬勃。无论是从商业角度考量,还是从技术角度来看,小程序都值得大家去了解、学习和尝试。
本书内容
微信小程序的编程模式
“轻芒小程序+”是由轻芒团队提出的小程序解决方案,它将替内容创业者免费搭建属于自己的微信小程序。在进行“轻芒小程序+”和其他小程序应用开发的过程中,本文作者与其团队对当前正火热的小程序开发有了更为深度的理解与认识,进而有了本文。
从小程序诞生伊始,就有很多人开始研习其机理与特点,从源代码或整体架构的角度已经有很多不错的文章会令人受益。但理论是一回事,真正理解小程序,还需要实践,才能进一步理解其背后的想法,与已有平台的异同,以及如何去适应它,做出更有趣的小程序。
理解开发平台的特性,一个不错的角度就是从编程模式入手,看在这个平台上开发,需要如何书写和组织自己的代码,进而搞清楚三个问题:
- 数据如何获取;
- 界面如何呈现;
- 交互如何传导。
换而言之,就是从 MVC(Model-View-Controller)的视角去拆解这个平台的特性,从而理解其开发有何特点。
数据如何获取
程序的本质,可说就是数据的呈现和加工。所以,看一个客户端开发平台的基本能力,首先就要看能把哪些数据放在上面处理,有哪些局限?如果缺少了必要的数据获取方式,那对于开发者而言,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从这点看,小程序提供的数据获取方式非常丰富,大概涵盖:
通过 HTTPS 请求去服务端获取数据。支持 HTTPS 是最基本的,小程序对 HTTPS 有限制,除了要求通信协议是 HTTPS,出现的域名必须提前预设之外,还将应用层协议限定到了 JSON 格式下。这一点,可能比任何一个已有客户端平台都更为严苛。站在小程序的平台角度来看,通过这样的协议规定,对应用中流动的数据有了更强的管控能力;而对于开发者而言,则需要花些时间去调整自己的服务协议以便适应小程序的要求。
可以在本地文件系统上存取数据。小程序提供了丰富的 API 供开发者在手机系统上存取文件。可用本地文件来做缓存、状态记忆等,为开发提供了便利。
可以读写设备中的一部分信息。小程序开放了一些 API,帮助开发者获得设备上的基本信息,比如手机型号、屏幕尺寸、网络状态等。较为有价值的是可以选择获取手机上的图片等多媒体文件,这给做图像应用提供了可能;并且,它还提供了罗盘、重力感应器、地理位置等信息,对开发者理解用户所处的环境大有裨益。
从上面的介绍不难看出,小程序中的数据获取方式,和一般浏览器提供的相仿(也就是和 HTML5 应用能获取的信息),比原生的客户端更局限一些,但对于绝大多数的应用而言足够用了。
除此之外,小程序提供了微信生态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