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谈到了编辑部的整体风格,其实读编栏目一向是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读者对编辑的了解,是通过这些轻松活泼的读编内容。在来信很少、论坛人气不旺的那些日子里,我处理读编栏目的原则是尽量发掘编辑部里的有趣故事,让读者感受到我们并不是严肃的技术员,而是一群像wow里的地精一样幽默的人。 其中比较受欢迎的栏目有三个,一个是“听月轩”,由各位编辑轮流撰写,内容来自各人的blog。一个是“437水库”,内容整理自编辑部内部群的聊天记录,一个是“编辑部漫画”,素材取自编辑们的日常言行。
我知道它们是得到了部分读者肯定的,证据是经常有读者在QQ上跟我谈起上期的内容,并问我是不是真人真事。甚至曾经有人为了听月轩的一篇文章而感动,而想通了很多东西。而大家对于“月亮姐姐”这个形象的喜爱,也源自这几个栏目。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这几个栏目因为不符合改版的定位被枪毙了,以后互动版面更多要突出读者声音,要放活动公告,要登读编问答。
我很难过,并不是因为我苦心经营的编辑部形象的终结,而是因为我没有办法再为读者提供一些不带任何功利性的、轻松愉快的东西。有几个人会每期都认真阅读活动公告和编辑问答?可我知道有的人每期都会翻到专栏所在的页面看看编辑们又有什么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情。
不是没有想过再争取的,我在读者群和读者论坛都发出了调查的通知,不过我知道这些是没有用的,因为我清楚地记得,很久以前,在我将一些网络上得来的意见反馈上去的时候,得到的回答是“经常上网的读者毕竟是少数,他们的意见不代表沉默的大多数的观点。”那么谁能告诉我,如何从那沉默的大多数嘴里挖出意见来呢?又或者他们的沉默就代表接受?接受我们的尺寸越来越小,版面越来越少,内容越来越无趣?
我感觉自己的能力太有限了,我不知道他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样子,也许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破坏一个世界是很容易的,建立一个新世界是很难的,而我们报纸的新生希望,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