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场吸引万人的网络圆桌会议

7月7日,ZDNET联合多家IT媒体举办了一场主题为“CIO如何衡量战略和业务吻合度”的在线圆桌会议。会议由CBSi中国媒体总编主持,两位传统企业的CIO作为嘉宾参与。此次讨论吸引了近1万5000人的参与。讨论旨在解决IT投资与企业业务融合的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我曾被邀请参加过不少圆桌讨论。每次参加讨论前,邀请方总会发一些基本话题,自己也往往认认真真做一些功课。但一旦到了讨论现场,基本上聊着聊着,就跑题了。嘉宾和参与讨论者的气场往往太盛,话题比较发散,最后不得已,总要主持人强行打断,才能继续得下去。而这样的圆桌会议,参与者多则数十人,少则十来人,总也有自顾不暇之感。我自己也是做了功课带了问题上去,不光功课没做到位,带回的问题往往也不见少。加入这个圆桌会议,扩充到上百人,上千人,甚至上万人,又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7月7日,ZDNET联合十数家IT媒体,就搞了这么一次圆桌会议。会议的主题是“CIO如何衡量战略和业务吻合度”这么一个纯IT战略话题。本次圆桌对话,实际是CBSi中国媒体总编刘克丽对来自两家传统公司的CIO的一个多方参与的在线访谈。从下午两点开始,短短一个小时,不光在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数百个提交了问题的参与者,也在和嘉宾的互动中,理解了CIO价值的主要一次演讲。在zdnet等处挂出的本次访谈,最后吸引了将近1万5000人来参与。我也被邀请在线参与这个活动,我有针对性地,准备了一些问题。虽然数百条问题引发的混沌和嘈杂中,我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嘉宾的回答,但整个圆桌会议的形式,还是值得IT行业好好借鉴。

从十人参与到百人参与甚至万人参与,这样一次由垂直IT门户组织的圆桌会议,从一个侧面反应了,IT战略是一个并不容易说清楚的问题。IT对企业的价值已经毋庸置疑,但是,对于IT企业以及CIO们来说,对价值的追求永远没有止境。降低总拥有成本(TCO),提高效率,是CIO工作的价值体现,更是IT厂商成就感的源泉。本次圆桌对话,嘉宾之间,网友之间,提出了数百个精彩的问题,在对话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CIO们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本次访谈由惠普与英特尔鼎力支持。

http://icon.zdnet.com.cn/special/hp_it/images/fangtan/images/opx_08.jpg
上面是第一次圆桌会议,要讨论的话题,目的是通过资深CIO的现身说法,总结经验,服务更多CIO。此次圆桌会议分十次,从北京,到新加坡,从墨尔本到曼谷,主要围绕如何从"降低总体拥有成本"转变到"提升企业的总体拥有价值"上来。整个市场活动,中国大陆地区会组织三次圆桌访谈。

第一次圆桌会议的视频,7月7日在北京举行。可登录
http://cio.zdnet.com.cn/cio/2010/0705/1800439.shtml 
本次圆桌会议参与嘉宾
北京娇星棋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IO 张耀炽
和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主任欧阳亮

作为本次圆桌会议的企业发动者,大家可登录这个网站了解更多详情:
http://www.we-makeithappen.com.cn 这是惠普商用市场活动的一个专门站点。

这个网站包含一些有趣味又另IT从业人员深思的“视频资料”和“幽默漫画”。比如最近的一个视频“IT狂人英雄传之邂逅阿杰”,里面用到了时髦的ladygaga等元素,相当搞笑。当然,更多还是有很多基于产品和技术方面的视频内容。为了配合视频,还绘制了一系列构思大胆,色彩艳丽的人物漫画。
  http://img.zdnet.com.cn/moudlepic/146_module_images/60.jpg

而“圆桌访谈”作为此次活动大讨论的一个重要环节,还是第一次。正如惠普所宣传的,此次跨季市场活动的目的,是希望以惠普的创新型解决方案,全力协助企业级用户更有效地判断IT系统搭建的合理性,提升IT投资的总体拥有价值,实现IT收益的最大化。惠普通过创建更加安全、可靠、易用的产品应用体系,提高企业办公效率;通过优化IT架构和简化IT环境,推动企业业务和IT价值的持续增长;通过打造一条贯通IT产业链的绿色之链,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次圆桌访谈的核心是, 如何将“IT投资和企业业务融合一致”,也就是要解决“效率”和“成本”之间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

我在访谈中,向嘉宾提了三个问题,分别是:
1、CIO在传统企业中,到底是战略决策者意味多一些,还是更侧重于战术层面的决策者?企业疯狂投资IT产品的过程中,CIO变身采购经理。而企业的IT战略并未随着软硬件投资的增加而提升,这时候的CIO,会如何与企业中高层沟通,以达到用IT技术,提升企业业务效能?
 
2.面对产品可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的IT产业现状,CIO在选择IT投资时,是否真的选择了“安全可靠,品质先行”的原则。实际上,很多CIO甚至企业一把手,宁愿效率,也要舍弃稳定,宁愿低价,也不要品质。如何平衡这种“能用就行,只求快上”的低成本运作思维惯性?
 
3.TVO,即企业的总体拥有价值的概念,在中国,能否有更通俗的说法?是否能把IT架构中需要鱼与熊掌兼得(价格和效率)的麻烦,给用通俗的说法给表达出来?学术范式和技术范式,让很多一把手掌控IT战略的公司(CEO兼CIO),有些害怕这些英文名词,CIO如何平衡这种技术和管理的冲突?

我相信,这既是问题,又是答案。如何破解IT战略和助推企业业务之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讨论。后续的圆桌访谈日程表: http://www.we-makeithappen.com.cn/hp/hp_prefecture_6.shtml

内容概要:该论文研究增程式电动汽车(REEV)的能量管理策略,针对现有优化策略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工况识别的自适应等效燃油消耗最小策略(A-ECMS)。首先建立整车Simulink模型和基于规则的策略;然后研究动态规划(DP)算法和等效燃油最小策略;接着通过聚类分析将道路工况分为四类,并设计工况识别算法;最后开发基于工况识别的A-ECMS,通过高德地图预判工况类型并自适应调整SOC分配。仿真显示该策略比规则策略节油8%,比简单SOC规划策略节油2%,并通过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实时可行性。 适合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特别是对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策略有兴趣的研发员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增程式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的基本原理;②掌握动态规划算法和等效燃油消耗最小策略的应用;③学习工况识别算法的设计和实现;④了解基于工况识别的A-ECMS策略的具体实现及其优化效果。 其他说明:此资源不仅提供了详细的MATLAB/Simulink代码实现,还深入分析了各算法的原理和应用场景,适合用于学术研究和工业实践。在学习过程中,建议结合代码调试和实际数据进行实践,以便更好地理解策略的优化效果。此外,论文还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如深度学习替代聚类、多目标优化以及V2X集成等,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
内容概要:论文《基于KANN-DBSCAN带宽优化的核密度估计载荷谱外推》针对传统核密度估计(KDE)载荷外推中使用全局固定带宽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K平均最近邻DBSCAN(KANN-DBSCAN)聚类算法优化带宽选择的核密度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载荷数据进行KANN-DBSCAN聚类分组,采用拇指法(ROT)计算各簇最优带宽,再进行核密度估计和蒙特卡洛模拟外推。实验以电动汽车实测载荷数据为对象,通过统计参数、拟合度和伪损伤三个指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误差显著降低,拟合度R²>0.99,伪损伤接近1。 适合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和载荷数据分析经验的研究员、工程师,尤其是从事汽车工程、机械工程等领域的工作1-5年研发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电动汽车载荷谱编制,提高载荷预测的准确性;②应用于机械零部件的载荷外推,特别是非对称载荷分布和多峰扭矩载荷;③实现智能网联汽车载荷预测与数字孪生集成,提供动态更新的载荷预测系统。 其他说明:该方法不仅解决了传统KDE方法在复杂工况下的“过平滑”与“欠拟合”问题,还通过自适应参数机制提高了方法的普适性和计算效率。实际应用中,建议结合MATLAB代码实现,确保数据质量,优化参数并通过伪损伤误差等指标进行验证。此外,该方法可扩展至风电装备、航空结构健康监测等多个领域,未来研究方向包括高维载荷扩展、实时外推和多物理场耦合等。
评论 1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