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智能家居并非新的概念,但作为一个新生产业目前正处于一个导入期与成长期的临界点,因此2014年被认为是智能家居的发展元年,从年初开始,国内外众多家电厂商纷纷开始了智能化转型,国内主要厂商相继发布了智能战略,积极探索智能家居的未来之路。据Juniper Research最新研究,到2018年,智能家居市场总规模将达到710亿美元,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1396亿元,市场规模约占全球总规模的32%。未来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广泛连接实现人、设备及服务的智能协同,也将建立起家电企业“终端+服务”的新的商业模式。
代表事件:长虹抢先布局家庭互联网
1月18日,长虹发布了其智能转型战略落地的首款产品CHiQ智能电视,之后,长虹又相继发布了CHiQ冰箱以及空调产品,按照长虹董事长赵勇的规划和构想,未来长虹将实现电视、手机、平板、电脑、冰箱、微波炉、洗衣机等各种终端协同工作,这种协同包括了各种内容与服务的共享,以及各种终端之间的相互协作,而手机会集成电视、冰箱、空调、微波炉、抽油烟机等所有终端的遥控器功能,成为唯一的控制平台。与此同时,“终端+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大门也随之打开。
代表事件:三星收购SmartThings
今年以来众多国际大厂都对智能家居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比如谷歌32亿美金收购了智能温控设备制造商Nest Labs等。8月15日,三星就对外公布了其以智能电视和应用为控制中心的智能家居的场景,并推出相应的智能家居产品,年中还收购了专门制造远程遥控房间电器的移动设备的厂商SmartThings,使其成为三星开放创新中心的一个商业单元,以增强三星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实力。
代表事件:美的小米“联姻”
在今年3月10日对外公布了其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战略构想和行动规划,立志从传统家电制造商向智慧家居创造商转变的美的,就加速了对智能家居市场的布局,先后推出多款智能产品,并启动了空气智慧管家战略。12月14日美的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以每股23.01元价格向小米科技定向增发5500万股,募资不超过12.66亿。业内普遍认为,双方合作优势互补,智能家居和移动互联网电商这两大新兴市场前景可期,而小米闭环生态圈系统布局也将再下一城。
拥抱互联网
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等政策在前几年释放之后,家电消费需求开始进入低迷期,与此同时,以乐视、小米为代表的不靠硬件靠内容赚钱、靠经营用户带动产品销售的互联网模式,以及快速崛起和发展的电商渠道,都在颠覆着传统家电产业。互联网给传统家电企业带来阵痛的同时,也带来了变革和挑战,今年以来家电企业纷纷围绕互联网带来的用户体验变革,对业务和企业策略进行了一系列的应对和调整,纷纷以开放的姿态主动拥抱互联网,一方面补足自身的互联网基因,一方面积极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在产品层面从功能型产品向智能产品转型,在销售渠道方面加大对电商渠道的投入力度,此外整个企业的精神观念、组织等都开始了互联网化的转变。
代表事件:TCL集团发布“双+”战略
2月25日,TCL集团发布“双+”战略。这一转型战略的发布标志着TCL集团从过去经营产品到经营用户的重大策略改变,也意味着TCL集团未来5至10年的互联网化之路正式启程。TCL集团“双+”战略的核心内涵,是施行“抢夺入口与经营用户”、“建立产品加服务的新商业模式”、“以O2O公司重构线上线下业务作为互联网化的先锋”的转型举措,并将在5年内实现“智能电视、智能手机全球前3;1亿家庭用户+1亿移动用户;来自产品与服务的利润贡献各占50%;公司价值增长超越销售收入增长,5年实现市值超千亿”的战略目标。(文章部分摘自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