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算法与Dijkstra的异同

Prim算法和Dijkstra算法在图论中都属于贪心算法,两者都运用了堆结构和松弛操作。Prim适用于构造最小生成树,解决无向图的问题,而Dijkstra算法则用于求解单源最短路径,可处理有向图。两者的松弛条件不同,Prim从已连接的节点向未连接节点进行,Dijkstra则是从单一源点到所有节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prim算法和Dijkstra算法都是图论或者离散数学里面的典型算法,由于两者在实现策略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现做以比较:
同:
(1)、两者都属于贪心算法的应用;
(2)、都使用了堆结构;
(3)、都有松弛操作;
异:
(1)、给一堆村子之间修路,保证花费最小,用prim算法;
从一个村子到其他所有村子修路,并且希望花费最小,用Dijkstra。
(2)、prim适用于无相连通图;Dijkstra则适用于有向图;
(3)、松弛条件不一样:prim是从S到V-S进行松弛(V是所有节点集合,S是加入最小生成树的集合);而Dijkstra的松弛操作是从单源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松弛。
Prim算法:
数据结构:

int[] adjvex = new int[MAXVEX];//每一个节点的邻接节点
int[] lowcost = new int[MAXVEX];//当前S到V-S的最短开销

松弛操作:

if(lowcost[j] != 0 && G.arc[k][j] < lowcost[j]){
                    lowcost[j] = G.arc[k][j];
                    adjvex[j] = k;
                }

代码:

package graph;

public class prim {
    static final int INF = 9999;
    static final int MAXVEX = 9;
    class MGraph{
        int numVertexes = 9;
        private int[][] arc = {
                {
  
  0,10,INF,INF,INF,11,INF,INF,INF},
                {
  
  10,0,18,INF,INF,INF,16,INF,12},
                {INF,INF,0,22,INF,INF,INF,INF,8},
                {INF,INF,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