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native》从零开始(启始篇)

本文从移动开发的角度介绍React-Native,阐述其通过JavaScript实现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的理念,强调其优点如节省开发时间、前段人员参与移动端开发等,同时也指出不稳定性和学习曲线等挑战。文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React-Native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探讨了JavaScript引擎的运作方式。此外,还涵盖了React-Native的基础知识,如JSX、Node.js、ES6和CSS在框架中的作用。最后,简要分析了React-Native的源码结构,特别是Android部分,为后续学习提供了思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系列的从这里开始~

做了一段时间android,觉得自己还是入门阶段,突然老大让我弄这个rn,说实在的对自己特别没有自信,不过对于自己也是一种挑战。我也利用这次机会好好的梳理了自己学习新的知识的方法。希望大家在学习新的知识的时候都可以有所收获。开篇内容不会说太多代码,主要是希望提供一个快速的思路。


下面 我来以一个移动端的角度来讲解如何,快速的认知react-native。

简单来说 facebook 希望通过一套js 代码就可以,完成所有移动端的页面布局,事件响应。
优点:
1.节约了开发时间
2.可以让前段人员开发移动端
3.比 Hibrid模式性能更好
4.最关键的迭代方便
5.跨平台开发
缺点:
1.目前还没有发布1.0版本极不稳定,还有很多坑
2.开源代码很少,不是很方便快速开发
3.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没有移动端的基础,很难实现一个高质量的RN项目的
4.性能方面还有待商榷

瑕不掩瑜, JavaScript 是一种脚本语言,它不会经过编译、链接等操作,而是在运行时才动态的进行词法、语法分析,生成抽象语法树(AST)和字节码,然后由解释器负责执行或者使用 JIT 将字节码转化为机器码再执行。整个流程由 JavaScript 引擎负责完成。
facebook 提供了这一套体系思想,以实现跨平台的功能。而且他们也一直在快速的更新代码。上面的缺点会随着加入的人员越来越多而解决。


react-native 实现

可以将RN框架理解为一种C/S 结构,移动端作为一个c端,所要做的就是等待服务端发送的指令请求,根据指令作出响应事件。而JS代码是服务端,它向c端发送指令包括页面布局,事件响应处理,也是由服务端来发送的。通过JSON格式传输数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