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器对两个操作数进行运算时,按照无符号数求得结果,并相应设置进位标识C;同时,根据是否超出符号数的范围设置语出标识V。也就是说,如果将参加运算的操作数认为是无符号数,就应该关心进位;如果认为是有符号数,则要注意是否溢出。
所有的负数的反码等于原码各位取反(符号位除外),补码等于反码加一(符号位不变)。十六进制也是先转化为2进制的补码。 补码的用途是让机器学会减法运算的。因为所有的处理器是电路做的,电路其实只是加法器,只能做加法。如何能让电脑做减法呢?使用补码,减去一个数就等于加上它的补码。
原码加减法比较复杂,需要事先判断数的符号,然后决定做加法还是做减法运算。
补码的加减法运算比较简单,采用补码加减法运算,可将“正数加负数”的操作,转化为“正数加正数”的操作。一般计算机采取补码进行加减法运算。因为减法运算可以看作被减数加上一个减数的负值,即A-B=A+(-B),故在此将机器中的减法运算和加法运算合在一起讨。
1、补码加减的基本公式
补码加法的基本公式为:
整数 [A]补+[B]补=[A+B]补 (mod 2n+1)
小数 [A]补+[B]补=[A+B]补 (mod 2)
对于减法:
因A-B=A+(-B),则[A-B]补=[A+(-B)]补,由补码加法基本公式可得:
整数 [A-B]补=[A]补+[-B]补 (mod 2n+1)
小数 [A-B]补=[A]补+[-B]补 (mod 2)
[X+Y]补= [X]补+[Y]补 [X-Y]补= [X]补+[-Y]补
2、溢出判断计算机中超出机器字长的现象,称为溢出。在补码定点运算中,必须对结果是否溢出进行判断。
如果运算的结果,超出了计算机能表示的数的范围,会得出错误的结果,这种情况称为溢出。
对于字长为n的计算机,那么它能表示的定点补码范围为-2n-1≤X≤2n-1-1,若运算结果小于-2n-1或大于2n-1-1,则发生溢出, 发生溢出时数值的有效位占据了符号位。
两种判断方法:
(1)用一位符号位判断溢出
两个相同符号数相加,其运算结果符号(若符号位有进位,则将1丢掉)应与被加数相同,否则产生溢出。(这种判断方法不容易由硬件来实现)
(2)用两位符号位判断溢出
变形补码: 用变形补码做加法操作时,两位符号位连同数值部分一起参加运算。
运算结果溢出判断规则:
正常时两个符号位的值相同
两个符号位不同,则表明发生了溢出。
双符号位溢出判断法
双符号含义: 00表示运算结果为正数;
01表示运算结果正溢出;
10表示运算结果负溢出;
11表示运算结果为负数。
第一位符号位为运算结果的真正符号位。
3、实例(补码加减+溢出判断)
(-3)+(-4)(假设机器码字长8位(byte),其中1位表示符号位):
-3:
原码:1000 0011
反码:1111 1100
补码:1111 1101
-4:
原码:1000 0100
反码:1111 1011
补码:1111 1110
==================
1111 1101
+ 1111 1110
-------------------------------
11111 1001
==================
运算结果:1111 1001(补码形式)
结果反码:1111 1000
结果原码:1000 0111(-7)
因为双位符号位为11,所以运算结果为负数,且结果未溢出。运算结果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