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
一. 常量池
二. 运行时常量池
常量池在java 中用于保存编译期已经确定的,已编译的class 文件中的一份数据。它包括了类,方法,接口的一些常量,同时也包括字符串常量。比如说
String s = "a";这种。
比如说以下代码:
public class TestConsntPool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String s0="kvill";
String s1="kvill";
String s2="kv" + "ill";
System.out.println( s0==s1 ); //true
System.out.println( s0==s2 ); //true
}
}
首先,我们要知道Java会确保一个字符串常量只有一个拷贝。因为例子中的s0和s1中的“kvill”都是字符串常量,它们在编译期就被确定了。 所以s0==s1为true,都是指向常量池中的”kvill”。而“kv”和“ill”也都是字符串常量,当一个字符串由多个字符串常量连接而成时,它
自己肯定也是字符串常量,所以s2也同样在编译期就被解析为一个字符串常量,所以s2也是常量池 中”kvill”的一个引用。所以我们得出s0==s1==s2;
注意:现在现在为止常量池里有什么东西?有”kvill”常量,有”kv”常量,有”ill”常量。
除此之外,常量池也可以扩充,使用String.intern()。存在于.class文件中的常量池,在运行期被 JVM装载,并且可以扩充。String的intern()方法就是扩充常量池的一 个方法;当一个String实例str调用intern()方法时,Java查找常量池中是否有相同Unicode的字符串常量,如果有,则返回其的引 用,如果没有,则在常量池中增加一个Unicode等于str的字符串并返回它的引用。 再分析一段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String s0= "kvill";
String s1=new String("kvill");
String s2=new String("kvill");
System.out.println( s0==s1 ); //false
s1.intern();
s2=s2.intern(); //把常量池中"kvill"的引用赋给s2
System.out.println( s0==s1); //false 虽然执行了s1.intern(),但它的返回值没有赋给s1
System.out.println( s0==s1.intern() ); //true 说明s1.intern()返回的是常量池中”kvill”的引用
System.out.println( s0==s2 ); //ture 把常量池中“kvill”的引用赋给s2
}
}
分析:
- 首先String s0= "kvill",则在常量池中创建一个”kvill”,该句创建对象为1个。
- String s1=new String("kvill");因为有new运算符,所以在堆空间中创建一个对象,值为”kvill”,并且返回该堆空间地址给s1,然后发现常量池有”kvill”常量,所以不用创建。最后该句也只是创建一个对象。(假如之前没有String s0="kvill"这句话,那么就要该句就要创建2个对象,堆空间创建一个,常量池创建一个(常量池没有就要创建))
- String s2=new String("kvill");同理,在堆空间中创建1个对象,并且返回该对象的引用给s2.
- s1.intern();这句Java查找常量池中是否有相同Unicode的字符串常量,结果有,因为s0已经创建了,然后返回常量池中这个对象的引用,但是没有人接收,所以什么也不改变。
- s2=s2.intern();同理,常量池有该常量,所以不会在常量池中创建,但是会返回常量池中这个对象的引用,然后给了 s2,所以s2现在的值不再是指向堆空间的那个”kvill”,而是指向常量池的这个”kvill”,堆空间的”kvill”将被释放。
String s = "hello";
String t = "hello";
char [] c = {'h','e','l','l','o'};
System.out.println(s.equals(t));//true
System.out.println(t.equals(c));//false
System.out.println(s==t);//true
System.out.println(t.equals(new String("hello")));//true
System.out.println(t==c);
分析:首先还是在常量池中有hello常量,并且String变量s和t都指向它。所以无论是System.out.println(s.equals(t));//true还是System.out.println(s==t);//true都没有任何问题(注意String
s = "hello"创建1个对象,String
t = "hello";没有创建对象,因为常量池已经有了)char []
c = {'h','e','l','l','o'};则在堆空间中创建了数组。System.out.println(t.equals(c));//false,不太明白,先记下结论。System.out.println(t.equals(new String("hello")));//true比较内容,当然相等。new String("hello")只创建了1个对象,在堆空间中,在常量池没有创建,因为已经有了。
Ps:以下代码编译的时候常量池有什么东西,str1在编译时做了什么。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String str = "abcd";
String str1 = str + "a";
}
}
答案是:编译时常量池只有”abcd”,str1在编译时什么也不做。解释是str是一个变量,Str1 = 变量+常量。JVM在编程时不知道该怎么做,要等到运行时才能做。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final String str = "abcd";
String str1 = str + "a";
}
}
答:编译时常量池有”abcd”,”a”,”abcda”,str1在编译时创建了2个对象,一个是”a”,一个是”abcda”,解释时因为加了final,str当成了常量,所以编译时JVM可以为str1赋值。
二. 运行时常量池
个人还不是特别了解,求各位大神指导。但是 个人觉得 String. intern() 方法就是把字符创放入运行时常量池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