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的用途和负载均衡算法

本文深入探讨Nginx作为高性能Web服务器的功能,包括其在负载均衡、静态资源代理、限流、缓存及黑白名单方面的应用。Nginx不仅擅长处理静态文件,还能通过多种策略实现服务的负载均衡,有效提升网站性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Nginx应该是现在最火的web和反向代理服务器,没有之一。她是一款诞生于俄罗斯的高性能web服务器,尤其是在高并发的情况下,相较于Apache,有优异的表现。那除了负载均衡,她还有什么其他的用途呢。

  • 静态代理

Nginx擅长处理静态文件,是非常好的图片、文件服务器。把所有的静态资源放到Nginx上,可以使应用动静分离,性能更好。

  • 负载均衡

Nginx通过反向代理可以实现服务的负载均衡,避免了服务器单节点故障,把请求按照一定的策略转发到不同的服务器上,达到负载均衡的效果。

常用的负载均衡策略有

1轮询

将请求按顺序轮流地分配到后端服务器上,它均衡地对待后端的每一台服务器,而不关心服务器实际的连接数和当前的系统负载。

2加权轮询

不同的后端服务器可能机器的配置和当前系统的负载并不相同,因此他们的抗压能力也不同。给配置高的机器配置更高的权重,让其处理更多的请求,而配置低、负载高的机器,给其分配较低的权重,降低其系统负载,加权轮询能很好的处理这一问题,并将请求顺序按照权重分配到后端服务器上。

3ip_hash(源地址哈希法)

根据获取客户端的IP地址,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得到一个数值,用该数值对服务器列表的大小进行取模运算,得到的结果便是客户端要访问服务器的序号。采用源地址哈希法进行负载均衡,同一个IP地址的客户端,当后端服务器列表不变时,它每次都会映射到同一台后端服务器进行访问。

4随机

通过系统的随机算法,根据后端服务器的列表大小值来随机选取其中的一台服务器进行访问。

5least_conn(最小连接数法)

由于后端服务器的配置不尽相同,对于请求的处理有快有慢,最小连接数法根据后端服务器当前的连接情况,动态地选取其中当前积压连接数最小的一台服务器来处理当前的请求,尽可能的提高后端服务的利用效率,将负责合理地分流到每一台服务器上。

 

  • 限流

Nginx的限流模块,是基于漏桶算法实现的,在高并发的场景下非常实用。

limit_req_zone $binary_remote_addr zone=mylinit:10m rate=100r/s

location /service2{

       limit_req zone=mylimit burst=20 nodelay;

proxy_pass http://srevice2Cluster;

}

1配置参数

limit_req_zone 定义在http模块中,$binary-remote_addr表示保存客户端IP地址的二进制形式。Zone定义IP状态及URL访问频率的共享内存区域。zone=keyword标识区域的名字,以及冒号后面跟区域大小。16000个IP地址的状态信息约1MB,所以示例中区域可以存储16000个IP地址。Rate定义最大请求速率,示例中速率不能超过每秒100个请求。

2设置限流

burst排队大小,nodelay不限制单个请求间的时间。

 

  • 缓存

1浏览器缓存,静态资源缓存用expire

2代理层缓存

 

  • 黑白名单

1不限流白名单

2黑名单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Kotlin语言在函数式编程跨平台开发方面的特性优势,结合详细的代码案例,展示了Kotlin的核心技巧应用场景。文章首先介绍了高阶函数Lambda表达式的使用,解释了它们如何简化集合操作回调函数处理。接着,详细讲解了Kotlin Multiplatform(KMP)的实现方式,包括共享模块的创建平台特定模块的配置,展示了如何通过共享业务逻辑代码提高开发效率。最后,文章总结了Kotlin在Android开发、跨平台移动开发、后端开发Web开发中的应用场景,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指出Kotlin将继续在函数式编程跨平台开发领域不断完善发展。; 适合人群:对函数式编程跨平台开发感兴趣的开发者,尤其是有一定编程基础的Kotlin初学者中级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Kotlin中高阶函数Lambda表达式的使用方法及其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场景;②掌握Kotlin Multiplatform的实现方式,能够在多个平台上共享业务逻辑代码,提高开发效率;③了解Kotlin在不同开发领域的应用场景,为选择合适的技术栈提供参考。;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大量代码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实践Kotlin的函数式编程特性跨平台开发能力。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代码案例,以加深理解掌握。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利用历史速度命令(HVC)增强仿射编队机动控制性能的方法。论文提出了HVC在仿射编队控制中的潜在价值,通过全面评估HVC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易于测试的稳定性条件,并给出了延迟参数与跟踪误差关系的显式不等式。研究为两轮差动机器人(TWDRs)群提供了系统的协调编队机动控制方案,并通过9台TWDRs的仿真实验验证了稳定性综合性能改进。此外,文中还提供了详细的Python代码实现,涵盖仿射编队控制类、HVC增强、稳定性条件检查以及仿真实验。代码不仅实现了论文的核心思想,还扩展了邻居历史信息利用、动态拓扑优化自适应控制等性能提升策略,更全面地反映了群体智能协作性能优化思想。 适用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对群体智能、机器人编队控制、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HVC在仿射编队控制中的应用及其对系统性能的提升;②掌握仿射编队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控制器设计、稳定性分析仿真实验;③学习如何通过引入历史信息(如HVC)来优化群体智能系统的性能;④探索中性型时滞系统的稳定性条件及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 其他说明:此资源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包括完整的Python代码实现,帮助读者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掌握仿射编队控制技术。代码结构清晰,涵盖了从初始化配置、控制律设计到性能评估的各个环节,并提供了丰富的可视化工具,便于理解分析系统性能。通过阅读实践,读者可以深入了解HVC增强仿射编队控制的工作原理及其实际应用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