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关于265编解码器的信息很少,这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
呼,万恶的编译终于都过了,现在想想其实不管用什么编译器道理都是一样的,都是要把要用的交叉编译器以及它的地址信息等告诉给编译器,在cmake编译器下就是在cmakelist.txt下设置交叉编译的环境,在gcc下,就是通过export 设置,在./configure时告诉编译的目标,然后生成相应的makefile文件。今天主要是把libde265库编译为arm32的库。
cd /home/heling/H265/libde265-master
./autogen.sh
生成configure文件后,开始设置编译器等信息,直接在终端中输入以下信息,当然你也可以写个脚本什么的。
export CC=/home/heling/H265/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4.3/bin/arm-none-linux-gnueabi-gcc
export CXX=/home/heling/H265/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4.3/bin/arm

这篇博客分享了作者如何将libde265编解码器交叉编译为arm32位库的过程。通过设置交叉编译环境,包括在cmake或gcc下配置目标平台信息,最终成功编译并通过检查库的类型验证了编译结果。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5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