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与C++的内存分配方式:
内存的三种分配方式:
1. 从静态存储区分配:此时的内存在程序编译的时候已经分配好,并且在程序的整个运行期间都存在。全局变量,static变量等在此存储。
2. 在栈区分配:相关代码执行时创建,执行结束时被自动释放。局部变量在此存储。栈内存分配运算内置于处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高,但容量有限。
3. 在堆区分配:亦称动态分配内存。程序在运行的时候用malloc或new申请任意多少的内存,程序员自己负责在何时用free或delete释放内存。动态内存的生存期由程序员决定,使用非常灵活,但如果在堆上分配了空间,就有责任回收它,否则运行的程序会出现内存泄漏,频繁地分配和释放不同大小的堆空间将会产生堆内碎块。
C/C++程序编译时内存分为5大存储区:
1.栈区(stack) --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主要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值等;
这是由编译器自动分配和释放的区域。主要存储函数的参数,函数的局部变量等。当 一个函数开始执行时,该函数所需的实参,局部变量就推入栈中,该函数执行完毕后,之前进入栈中的参数和变量等也都出栈被释放掉。它的运行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 中的栈。
2.堆区(heap) --由程序员分配释放;
这是由程序员控制分配和释放的区域,在C里,用malloc()函数分配的空间就存在于堆上。在堆上分配的空间不像栈一样在某个函数执行完毕就自动释放,而是一直存在于整个程序的运行期间。当然,如果你不手动释放(free()函数)这些空间,在程序运行结束后系统也会将之自动释放。对于小程序来说可能感觉不到影响的存在,但对于大程序,例如一个大型游戏,就会遇到内存不够用的问题了。
3.全局区或静态区 --存放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程序结束时由系统释放,分为全局初始化区和全局未初始化区;
C里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存储在全局区。它们有点像堆上的空间,也是持续存在于程序的整个运行期间,但不同的是,他们是由编译器自己控制分配和释放的。
4.字符常量区 --常量字符串放与此,程序结束时由系统释放;
例如char *c = “123456”;则”123456”为文字常量,存放于文字常量区。也由编译器控制分配和释放。
5.程序代码区--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
例: //main.c
int a=0; //全局初始化区
char *p1; //全局未初始化区
void main()
{
int b; //栈
char s[]="bb"; //栈
char *p2; //栈
char *p3="123"; //其中,“123\0”常量区,p3在栈区
static int c=0; //全局区
p1=(char*)malloc(10); //10个字节区域在堆区
strcpy(p1,"123"); //"123\0"在常量区,编译器 可能 会优化为和p3的指向同一块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