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 *const p与int const *p等价 前者是指向整数数据的常量指针,指针不可再被修改,后者是指向数据类型为常量的指针p,p所指向的数据值不可更改
- const int *p与int *const p等价 const int 同int const
- const int *p与int const *p等价
- int *p[10]与int (*p)[10]等价 前者是一个数组,数组里存放十个这样的指向整形数据的指针,后者是一个数组指针,p指向存放整形数据的数组
类的缺省是private 的
静态变量初始化问题: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例子更形象的说明这个问题:
//test.cpp
#include <stdio.h>
class A {
public:
static int a; //声明但未定义
};
int main() {
printf("%d", A::a);
return 0;
}
编译以上代码会出现“对‘A::a’未定义的引用”错误。这是因为静态成员变量a未定义,也就是还没有分配内存,显然是不可以访问的。
再看如下例子:
//test.cpp
#include <stdio.h>
class A {
public:
static int a; //声明但未定义
};
int A::a = 3; //定义了静态成员变量,同时初始化。也可以写"int A:a;",即不给初值,同样可以通过编译
int main() {
printf("%d", A::a);
return 0;
}
这样就对了,因为给a分配了内存,所以可以访问静态成员变量a了。
因为类中的静态成员变量仅仅是声明,暂时不需分配内存,所以我们甚至可以这样写代码:
//a.cpp
class B; //这里我们使用前置声明,完全不知道B是什么样子
class A {
public:
static B bb;//声明了一个类型为B的静态成员,在这里编译器并未给bb分配内存。
//因为仅仅是声明bb,所以编译器并不需要知道B是什么样子以及要给其对应的对象分配多大的空间。
//所以使用前置声明"class B"就可以保证编译通过。
};
使用命令"g++ -c -o a.o a.cpp"通过编译。
对于类来说,new一个类对象不仅会分配内存,同时会调用构造函数进行初始化,所以类对象的定义和初始化总是关联在一起。
//test.cpp
#include <stdio.h>
class A {
public:
static int a; //声明但未定义
};
int main() {
printf("%d", A::a);
return 0;
}
编译以上代码会出现“对‘A::a’未定义的引用”错误。这是因为静态成员变量a未定义,也就是还没有分配内存,显然是不可以访问的。
再看如下例子:
//test.cpp
#include <stdio.h>
class A {
public:
static int a; //声明但未定义
};
int A::a = 3; //定义了静态成员变量,同时初始化。也可以写"int A:a;",即不给初值,同样可以通过编译
int main() {
printf("%d", A::a);
return 0;
}
这样就对了,因为给a分配了内存,所以可以访问静态成员变量a了。
因为类中的静态成员变量仅仅是声明,暂时不需分配内存,所以我们甚至可以这样写代码:
//a.cpp
class B; //这里我们使用前置声明,完全不知道B是什么样子
class A {
public:
static B bb;//声明了一个类型为B的静态成员,在这里编译器并未给bb分配内存。
//因为仅仅是声明bb,所以编译器并不需要知道B是什么样子以及要给其对应的对象分配多大的空间。
//所以使用前置声明"class B"就可以保证编译通过。
};
使用命令"g++ -c -o a.o a.cpp"通过编译。
对于类来说,new一个类对象不仅会分配内存,同时会调用构造函数进行初始化,所以类对象的定义和初始化总是关联在一起。
1. 在类中,只是声明了静态变量,并没有定义。
2. 声明只是表明了变量的数据类型和属性,并不分配内存;定义则是需要分配内存的。
注意:如果在类里面这么写int a; 那么是既声明了变量,也定义了变量,两者合在一起了。
3. 静态成员是“类级别”的,也就是它和类的地位等同,而普通成员是“对象(实例)级别”的。类级别的成员,先于该类任何对象的存在而存在,它被该类所有的对象共享。
4. 现在,咱们假定要实例化该类的一个对象,那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静态成员肯定要出现在这个对象里面的,对吧?这时候才去定义那个静态成员吗?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比如有另外一个线程也要创建该类的对象,那么也要按照这个方式去定义那个静态成员。这会产生两种可能的情况:1. 重复定义;2. 就算不产生重复定义的情况,也会产生竞争,从而造成死锁的问题,以至于对象无法创建。很显然,编译器不能这么干。那么很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事先在类的外部把它定义好,然后再供所有的对象共享。
注意:类的静态常量成员可以类内初始化。
2. 声明只是表明了变量的数据类型和属性,并不分配内存;定义则是需要分配内存的。
注意:如果在类里面这么写int a; 那么是既声明了变量,也定义了变量,两者合在一起了。
3. 静态成员是“类级别”的,也就是它和类的地位等同,而普通成员是“对象(实例)级别”的。类级别的成员,先于该类任何对象的存在而存在,它被该类所有的对象共享。
4. 现在,咱们假定要实例化该类的一个对象,那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静态成员肯定要出现在这个对象里面的,对吧?这时候才去定义那个静态成员吗?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比如有另外一个线程也要创建该类的对象,那么也要按照这个方式去定义那个静态成员。这会产生两种可能的情况:1. 重复定义;2. 就算不产生重复定义的情况,也会产生竞争,从而造成死锁的问题,以至于对象无法创建。很显然,编译器不能这么干。那么很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事先在类的外部把它定义好,然后再供所有的对象共享。
注意:类的静态常量成员可以类内初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