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生成树协议(STP协议)

生成树协议(英语:Spanning Tree ProtocolSTP),是一种工作在OSI网络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的通信协议,基本应用是防止交换机冗余链路产生的环路.用于确保以太网中无环路的逻辑拓扑结构.从而避免了广播风暴,大量占用交换机的资源.

生成树协议工作原理:任意一交换机中如果到达根网桥有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链路.生成树协议都根据算法把其中一条切断,仅保留一条.从而保证任意两个交换机之间只有一条单一的活动链路.因为这种生成的这种拓扑结构.很像是以根交换机为树干的树形结构.故为生成树协议

STP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进行根网桥的选举,其依据是网桥优先级(bridge priority)和MAC地址组合生成的桥ID,桥ID最小的网桥将成为网络中的根桥(bridge root)。在此基础上,计算每个节点到根桥的距离,并由这些路径得到各冗余链路的代价,选择最小的成为通信路径(相应的端口状态变为forwarding),其它的就成为备份路径(相应的端口状态变为blocking)。STP生成过程中的通信任务由BPDU完成,这种数据包又分为包含配置信息的配置BPDU(其大小不超过35B)和包含拓扑变化信息的通知BPDU(其长度不超过4B)。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解答关于STP协议所属OSI模型层次的问题。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OSI七层模型的结构,以及每一层的功能和常见协议。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尤其是引用[3]和引用[4],里面提到数据链路层中使用的设备包括网桥、以太网交换机、网卡,并且STP协议是在数据链路层中使用的。 接下来,我需要确认STP生成树协议)的作用。STP主要用于防止网络中的环路,通过在交换机之间传递BPDU(桥协议数据单元)来构建一个无环的拓扑结构。这明显属于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因为数据链路层负责节点到节点的数据传输、物理寻址、流量控制和错误检测,而STP的工作机制涉及到交换机的端口状态管理,这些都是第二层的职责。 用户提供的引用[3]明确指出在数据链路层使用STP协议的设备,而引用[4]和[5]也支持了OSI模型各层的划分,尤其是数据链路层的位置。因此,可以确定STP协议属于OSI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 接下来,生成相关问题时要考虑用户可能对STP协议的其他方面感兴趣,比如它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或与其他协议的区别。需要确保问题覆盖基础概念和实际应用,这样有助于用户进一步学习。</think>### STP协议所属的OSI模型层次 **STP协议生成树协议)属于OSI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它通过消除网络中的冗余路径来防止环路,并确保网络拓扑的无环逻辑结构[^3][^4]。 #### 关键分析: 1. **OSI模型分层**: - 数据链路层(第二层)负责在直接相连的节点间传输数据帧,管理物理寻址、流量控制和错误检测[^4]。 - STP协议在交换机、网桥等设备上运行,这些设备属于数据链路层的典型设备[^3]。 2. **STP协议的作用**: - 通过交换BPDU(桥协议数据单元)构建无环网络拓扑[^3]。 - 控制交换机端口状态(阻塞/转发),避免广播风暴[^3]。 3. **与TCP/IP模型的对应**: - 在TCP/IP四层模型中,STP对应“网络接口层”(即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合并)[^5]。 ```plaintext OSI模型分层(从下到上): 1. 物理层 —— 传输比特流 2. 数据链路层 —— STP协议、MAC地址、交换机 3. 网络层 —— IP协议、路由器 4. 传输层 —— TCP/UDP协议 5. 会话层 —— 建立/管理会话 6. 表示层 —— 数据格式转换 7. 应用层 —— HTTP/FTP协议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