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协议(2)——基础知识(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

本文介绍了TCP/IP协议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基础知识。物理层涉及到设备的电器特征、传输介质和接口特性,如Ethernet 802.3协议,以及中继器和集线器的功能。数据链路层负责MAC寻址,以太网协议包括物理和数据链路层,其帧结构包含源MAC、目的MAC、类型字段和数据。数据链路层设备包括网桥和交换机,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包括地址学习、转发/过滤以及环路避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物理层:
关于物理层,我以问题的形式给出来。

问题(一) 物理层的协议都包括了那些规定?

答:包括了设备的电器特征,传输介质,以及接口特性等

问题(二)物理层的协议都有那些?

答:关于这点我一开始有一点混乱,找了一个协议大全的图来看,上面再TCP/IP协议族下的物理层协议有
Ethernet 50 ohm coax 以及 100baseT等等,我觉得挺乱的,因为我本身对于具体的接口不是很了解,所以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区分了一下,其实就是Ethernet 802.3协议(至少这个是比较常见的)。然后我就认为由这个协议产生了相关的标准譬如关于传输介质的 10base2,100base5等等,这些就是告诉我们要用什么样的传输线,能传递多远,速度是多少,是不是就是规定了物理特性呢。

问题(三) 物理层的设备都有什么?

答:除了什么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之类的传输介质外,就是中继器(repeater),和Hub(集线器,可以看做是多个端口的中继器),为什么说他是物理层设备,就是说它基本上只能够完成物理层功能,就是对于信号的整形和放大,可以使信号传输的更远更好一点。

问题(四)中继器的特点有什么?

答:相同的广播域,相同的冲突域,共享一样的带宽,说白一点就是你看集线器上有好多port端口对吧,每一个port上你都连上了电脑啊之类的设备,那么这每一个端口之间的冲突域之类的都是一样
发个图举个例子:
这里写图片描述
PC1通过中执行ping命令去ping PC2,这时他会把以广播形式发出去给所有的电脑,如果PC3这时要发,就会产生冲突对吧。也就是什么广播域,冲突域,带宽一样的解释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