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备
硬件:PC 机一台;ZB2530(底板、核心板、仿真器、USB 线) 两套
软件:win7 系统,IAR 8.20 集成开发环境
2.1无线数据通信的一般步骤
在上一讲我们介绍了ZStack2.3的进行了剖析,本讲中我们介绍一个简单的实例–无线收发控制LED,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协议栈的开发流程。
用户想要实现一个简单的无线数据通信时的一般步骤:
组网:调用协议栈的组网函数、加入网络函数,实现网络的建立与节点的加入。
发送:发送节点调用协议栈的无线数据发送函数,实现无线数据发送。
接收:接收节点调用协议栈的无线数据接收函数,实现无线数据接收。
看起来是不是很简单呢,是不是有动手试试的冲动。那就跟着编者一起进入一步一步做咯。
2.2无线数据通信的发送函数
首先,看看无线发送函数(在文件AF.h中):
用户调用该函数即可实现数据的无线数据的发送,此函数中有 8 个参数,用户需要将每个参数的含义理解以后,才能熟练使用该函数进行无线数据通信的目的。
第一个参数dstAddr(在文件AF.h中),该参数是一个结构体的指针。在该参数中除了指定了网络地址外,还需要指定目的地址的模式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