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QA——一种已经逐步成熟和被需要的行业。
概述:
QA(Quality Assurance),中文名是质量保证。1994年在ISO8402的定义是: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内容:
一 组织结构
1 职能结构:
(1)形式:各个职能部分设立自己的QA岗位,位于高级经理下,独立于项目组。QA组直接对高级经理负责,但业务上需要向项目经理汇报,属于项目成员。
(2)优缺点:优点,QA容易融入项目组,易于发现实质性的问题,解决问题也很快捷;缺点,各职能部分相对独立,部分之间的经验缺乏交流和共享,还可能出现对过程、方法和工具研究的重复性投资,同时由于高级经理专注于业务的发展,QA的职业发展容易受到忽视,难于接收应有的培训和提升。
2 矩阵结构:
(1)形式:设立专门的QA部门,与各业务职能部门平级,隶属于QA部,行政上向QA经理负责,业务上向业务部门的高级经理和项目经理汇报。
(2)优缺点:优点,QA部经理对QA考评和授权,有利于保证QA的独立性和评价的客观性,也有利于确保组织的长期利益与项目(或个人)的短期利益之间的平衡,同时QA资源充分利用,以防止重复性的投资;缺点,QA难于融入项目组,发现的问题也很少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3 柔性结构:职能结构和矩阵结构的混合形态,在职能结构的基础上建立QA组,我们就是采用这种方式。
4 专业组:QA是一个专业组,并不算是一个行政机构。
二 主要职责
1 相关体系的认证及完善(ISO、GMP、CMMI等等,不同性质企业要求不同)
2 主管技术措施和技术、质量、安全的交底工作。
3 一般性品质工作
4 质量培训工作
5 做好一切产品质量预防性工作。
三 工作任务
1 根据工程资料内部要求及时对产品的有关项目组织实验室测试。
2 制定品质计划。
3 对各种材料及成品之检验标准书进行审核。
4 即时处理客户抱怨及退货,以确保客户满意。
5 主持每周品质会议,并推动全公司相关部门人员共同提升品质。
6 统计、分析各品质会议,并推动全公司相关部门人员共同提升品质。
7 统计、分析各阶段品质不良,并推动各部门改善,以达到目标。
8 针对材料不良辅导供应商分析、改善。
9 做好品质记录,以便追溯。
10 稽核评估供应商,并做好相应记录。
11 考核下属业绩。
四 使用工具
1 老七种工具:层别法、柏拉图、特性要因图、查检表、直方图、控制图、和散布图。
2 新七种工具:关联图、KJ法、系统图、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和箭条图。
新的工具不是用来替换老工具,是对老工具的补充和丰富,那么俩者之间有何区别联系?老工具强调用数据说话,重视对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而新工具则基本是整理、分析语言文字资料(非数据)的方法,着重用来解决全面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P(计划)阶段的有关问题。新工具,有助于管理人员整理问题、展开方针目标和安排时间进度。整理问题(关联图法和KJ法);展开方针目标(系统图法、矩阵法、矩阵数据分析法);安排时间进度(PDPC法和箭条图法)。
总结:
QA伴随着CMMI模型而生,由于CMMI模型是建立在西方的企业文化背景下,包含有三权分立的思想,所以对于国内IT及软件企业而言,如何理解和建立QA机制,更好地利用CMMI模 型进行过程改进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国内IT及软件企业对于QA的意义和认识存在误区,导致在实施过程改进活动中,QA活动流于形式或没有发挥出其 真正作用。这里仅仅是介绍了一些QA在各行业的整体定位,下一篇博客将简述,软件的QA又是什么?